提供支付验证码被骗6400元
1月25日,漳州的蔡女士在网上像往常一样买了件衣服,页面显示支付成功。1小时之后,她接到自称购物网站客服人员的电话,称货款没有支付成功,需要重新付款。
蔡女士当时没有多想,将手机上刚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奇怪的是,紧接着蔡女士又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账户支付金额500元的交易。”这引起了蔡女士的警觉,因为她购买的东西才100多元。
蔡女士当即联系所谓的客服人员,对方告诉她是她的网银有点问题,这些短信只是测试,不会从银行账号中扣钱,并再次让她把验证码发给他。听客服人员这么一说,蔡女士放松了警惕。接下来,她又陆续收到了14条类似短信并一一将验证码提供给客服人员。等蔡女士回过神来,查了账户余额后才发现少了6400元。
接到报警后,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刑侦大队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案件侦查工作。根据所谓客服人员的手机号码归属地是龙岩市这一线索,办案民警迅速与龙岩市公安局取得了联系。经过两地警方近1个月的联合排查,终于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
据介绍,2月26日至28日,在公安部“1·15”专案组的指挥部署下,龙岩市公安局组织刑侦支队、新罗分局和武平县公安局等多警种多部门联手作战,与厦门、漳州警方开展同步集中抓捕,对分别藏匿在新罗区适中镇、龙岩城区某公寓酒店、中城陵园路某出租房等3处窝点实施淘宝网购物诈骗的团伙展开抓捕,成功抓获谢某、林某、官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笔记本、3G上网卡、银行卡、手机等一批作案工具。
分析
三大网购诈骗类型
类型一:银行卡被绑定支付宝
去年12月,福州的陈小姐的银行卡被人绑定了支付宝,被盗刷3000多元(本报曾作报道)。诈骗者通过盗取陈小姐好友的QQ账号,通过聊天套取了陈小姐的银行卡信息和身份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
盗QQ者利用这些信息,将个人的支付宝账户绑定在陈小姐的银行卡上。通过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只需要输入支付宝密码,就盗刷了陈小姐卡上的3100多元,用于买网络游戏点券。通过银行短信通知,陈小姐更改了银行密码,还是无法阻止盗QQ者继续盗刷,直到报警冻结了银行账户,才停止盗QQ者的行为。
警方提示:发现支付宝异常立即冻结银行卡
由于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诈骗者在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和身份信息,并绑定支付宝,只需要输入自身设定的支付宝密码,即可盗刷受害人的银行卡。
避免这类诈骗,警方提示,网购者一方面要注意个人信息保密,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身份和银行信息;另一方面,发现银行卡有异常,先冻结银行账户,再取消账户与支付宝的绑定。
类型二:诈骗短信提醒升级网银
日前,浙江的一公司老板收到短信,“尊敬的客户,您所使用的中国银行网银E口令卡现在需要升级,将于次日过期,请您尽快登录××××网站进行升级”,按照短信的提醒,这位粗心的老板登上了钓鱼网站,银行账户里的100多万元被转走。
警方提示:勿轻信陌生短信网址
短信上的网站已被植入木马程序,木马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及动态口令,只要被骗人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账户,诈骗分子就能远程获取信息,转走被害人账户内的钱。
避免这类诈骗,首先不能轻信不明短信,银行短信号核实是否为官方号码,短信中的银行网址,也要辨识其真实性。另外,网银账户可根据需要,使用前再存入一定数额的资金,避免出现巨额损失。
类型三:弃用手机号被绑定支付宝
近日,福州的小林因为没有取消弃用手机号与支付宝的绑定,被人用旧号更改了支付宝密码,支付宝账户被盗刷上万元(本报曾作报道)。
小林用了新的手机号,也注销了旧号码,但是忘记取消旧号码与支付宝的绑定关系,旧号的新主人杨某利用“手机号寻回密码”的方式,更改了小林的支付宝原密码,并通过“快捷支付”刷走了12000多元。
警方提示:及时更改绑定信息
这类案件,主要在于网购者不知换号风险,不少市民以为号码注销后,绑定关系也就清空了。但目前信用卡、网上银行、支付宝等电子金融业务,都推出了手机绑定功能,手机号码的使用者默认为银行账号或支付宝账号的用户,通过手机号,即可实现更改密码、网购、转账等操作。
因此特别提醒,网购者注销手机号码时,要及时申请解除绑定服务,确保账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