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总结说,“从义士到烈士,道尽两岸沧桑 ”。 《自由时报》29日称,廉保生当时虽然被封为“反共义士”,但相关单位始终未将他入祀“忠烈祠”或碧潭空军公墓,只葬在大园公墓,墓碑虽有“反共义士”字样,但欠缺维护。参与廉保生归葬的台湾前驻印度代表处退役上校武官陈慧兴称,廉保生拒绝投降而饮弹自尽,就军人而言是值得敬佩的。曾到廉保生墓地祭拜的刘姓老兵也说,廉是时代的悲剧人物,“让遗骨回乡是对战士最后的尊重”。台湾“国防部”称,廉保生一事“已难考证”,随着政府在1991年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反共义士”已成为历史名词,不必再细究。《联合报》提及,当年被视为“反共义士”的廉保生,依据过去“共军官兵起义来归优待规定”,可获黄金1000两奖赏,但廉的家属未提出请求,且至今已超过15年法律有效主张期,相关法令也在1996年停止实施。“国防部”表示,奖金不可能再发。
廉保生归葬大陆被一些岛内媒体认为是台湾当局向大陆释出的善意,当然,台湾也有自己的目的。据《中国时报》29日报道,熟悉军方的人士称,早年不少台湾空军“黑猫”“黑蝙蝠”中队人员在大陆失事,至今仍无法带回台湾安葬,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让这些为台而战的空军人员也能魂归故里。《自由时报》称,两岸军事对峙期间,台湾飞行员及特种部队人员奉命到大陆执行侦察任务,在大陆配备地对空导弹后,任务失事概率偏高,造成100多名飞行员及机组人员在大陆境内遭到击落、被捕或失踪。曾参与协寻失踪飞行员任务的台湾海基会人士称,他们曾拿着当局或家属提供的数据,到当年任务失事地点比对,试图找到失踪者,但因事发数十年地形地貌变化太多,与当年数据描述完全不符,很难找到线索。该官员以“黑蝙蝠中队”为例称,有27名队员是在山东及辽东地区出任务时失事的,遗骸至今没有找到。协助廉保生归葬的李刚说,2010年台湾当局曾宣示迎回“赴陆殉职官兵遗骸”,但成效不彰,希望能建立“廉保生模式”。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