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柘荣县水旱灾害频发 当地做好水文章解发展之渴

来源:福建日报 2015-09-05 15:4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柘荣水旱灾害频发,为摆脱发展困境,当地下大决心在扶贫开发中集中做好水文章

治水,解发展之渴

  沿东源金沙溪而进3公里,就是溪门里水库,36米高的坝墙,连起两边青山,宛如大大的幕布。溪门里水库建成后库容503万立方米,日供水2万吨,为国家一类水,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柘荣城关水源不足问题。

  根据规划,柘荣两年多来共实施12项水利工程,总投资5亿多元,这远超当地公共财政全年的总收入。

  2012年,山城柘荣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个户籍总人口不足11万人的小县,当年贫困人口有1.42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114元。面对这样的县情,为何要在治水上投入如此之大?

  究其根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是制约柘荣扶贫开发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水,仅有的新龙溪水库建成于1975年,日供水仅1.5万吨左右,城区供水缺口约1万吨。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又如何筑巢引凤吸引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举全县之力补上用水短板,成为柘荣人最大的心愿。

谋划在前

  柘荣是全省暴雨集中区,然而高山地形使得当地下雨时山洪急泄,留不住水又导致无雨时易旱,生产和生活用水都受到影响。

  2010年下半年,县主要领导在调研时了解到,东源的溪门里是比新龙溪水质更好的水源点,但建水库造价大,实施难。

  虽然财政极其困难,县里还是决定先期拨出50万元给水利局做规划编制工作。

  三个月时间,溪门里水库规划编制完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溪门里水库项目建设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即向省市争取立项并顺利对接,成为当年全省为数不多的水库类规模投资项目。

  温联锋是水利局的技术员。“这几年,一到年底,局里面就会开始筹划下一年的水利项目,春节过后的几个月经常会为项目的审批立项而紧张忙碌。”他说。

  城区防洪工程项目在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推进。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资金拼盘、协调机制等。2014年2月23日主体项目全面动工。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28个时间节点任务、14个专项工作。

  如今,城区防洪工程项目和公园建设相结合,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正因为谋划在先,做实前期,柘荣扣住每一个中央及省里的政策机遇,才有了5亿元的水利项目上马实施。

以干得助

  “项目一旦确定,紧跟着就是无缝对接。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创新开拓,破解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凝心聚力、形成合力,让项目早动工早见效。”县水利局局长袁郑随说。

  溪门里水库总投资约为1.5亿元,柘荣县与省水投公司联合组建了合资公司建设,省水投占股51%,柘荣县占49%。对于“吃饭财政”,如何筹得这49%的资金?

  答案是:创新理念巧融资。

  一方面,县财政拨款1000万元。另一方面,柘荣把国有自来水厂捆绑,盘活国有资产,通过评估后向银行抵押贷款。今后新建水厂的运营所带来的收入,以及开发优质水资源,如引进矿泉水厂等创造的收入,用于解决银行还款付息。

  总投资2276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97个建制村400多个自然村7.1万人口,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如果让一个一个乡镇自己实施,技术指导薄弱,施工管理难,资金没有保障,节奏上也难把握、难协调。

  水利局班子经过研究,决定改乡镇实施为县级实施,县里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所有项目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采购,施工队伍、技术力量全部由县里指派,实行“一户一表一龙头,一员一架一机制”。实施“四统一”机制后,不但大大提高了效率,提前两年完成农村饮用水项目,还降低造价成本约10%。

  “县小项目少,每一个项目都要好好珍惜,干好了,得到的扶持和帮助就越大。”袁郑随说,柘荣实施水项目的执着与高质量,得到了国家、省、市水利部门的高度肯定,“十三五”期间,柘荣还将规划建设水项目27亿元。

引来项目

  新建的18米宽的“本草路”横贯园区,直通在建的沈海复线高速互通口,新落地的贝迪、海诚、中食北山、新生命等8家省、市、县药业项目分布在“本草路”两侧,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今年,柘荣县投入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建设资金达7.752亿元,创历年新高。

  “制药本身对水的要求特别高,以前我们用水需要打井,再经过净化过滤后使用。后来政策限制打井取水,用水问题更加紧迫。现在水利工程竣工,而且是一类水源,等自来水管网完成铺设,企业用水就无后顾之忧了。”力捷迅药业负责人说,随着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柘荣,也有利于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和腾飞。

  柘荣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眼下,不少太子参厂商为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开始酿造太子参酒。随着用水问题的解决,酿酒企业将迎来春天,也将进一步带动参农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柘荣县致力打造东部新区,主打健康养生园。“以前,新区建设缺水。如今用水问题解决,新区也更有灵气。”县委书记薛理朝说。

  眼下,着力补齐用水短板的柘荣正加快推进绿色发展。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贫困人口下降到5657人,并首次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记者 吴旭涛 王国萍 庄研 通讯员 潘文书)

采访手记>>>

治穷先治水

  □庄研

  不是谈交通建设进展,也不是谈产业项目落地,柘荣县领导见到记者,谈得最多的是水。

  并非交通项目和产业项目对当地来说不紧迫、不重要。一路上,记者见到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全力推进,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当地的面貌。一批追求绿色发展的好项目正加快落户并扎根山城。

  事实上,柘荣不惜血本地治水,是要引来活水,除去穷根。这是当地在扶贫开发中力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精准施策。

  值得称道的是,柘荣治水,不是简单地修几座水库,而是跟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这样的科学规划很得民心。而对认准了的事,当地干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干得助,在工作机制、融资手段等方面积极创新,这种精神在当前的扶贫开发中值得大力提倡。

  而且,柘荣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