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人山人海、酒店民宿喜迎八方客、景点打卡行动蔚然成风……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投入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文旅市场“奔跑”回暖,处处升腾着最动人心的“烟火气”,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开局,将暖暖春意播撒在三明大地上。
3月6日,我市举行“牛人Pick,红动三明”三明网红打卡地数字文创产品发布会。现场,一组组文旅数字、史无前例的数字藏品、网红打卡地的创意方案,让记者嗅到了我市文旅经济“奔跑”中升腾起的“三种味道”。
红 味
发布会上,喜报频传。
2021年起,我市开始打造网红打卡地,通过专家预选和综合评选,在去年元旦前,首批20个网红打卡地新鲜出炉。紧接着,《三明网红打卡地护照》策划发放,“打卡游三明,集福品全宴”接连推出,带动各网红打卡地在元旦和春节假期“火”了一把。
不得不说,网红打卡地在营销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扩大文旅传播等方面蕴藏着极大的潜力——2022年元旦假期,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7.8%、16.1%;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3%、10.1%。
去年,市文旅局依靠第三方合作网站途牛网的庞大粉丝群体和线上产品推介,把评选活动和宣传营销完美结合,依旧选择在元旦前进行榜单公布,更加激动人心的一组数据出炉——我市文旅消费市场恢复速度在全省9个设区市“跑”在最前,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23.7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全省第一;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5.2%,超过全国增幅5.2个百分点,顺利实现文旅经济“开门稳”“开门红”。
速度最快!全省首位!超全国增幅!三明,更“红”了!
趣 味
网红点加速涌现,如何避免同质化建设?我市网红打卡地纷纷出招,以趣味性、文化性,展示独具三明特色的“流量密码”,将八方宾客引进来、留下来。
在“云上秘境”搭棚野营、在岩头寨树屋望山看水,徘徊于中国传统村落明溪肖家山的山水间,体味背后的励志爱情故事;
山一程,水一程,闽江源头有牧歌。建宁明一天籁牧场以天然牧场、生态文旅和研学体验为元素“出圈”——风车酒吧、云上果园里,让人在慢时光中享受生活;
东风公馆坐落于大田县桃源镇花海乐园附近,是一家特色主题生态网红餐厅民宿,到这里可以远离尘世喧嚣,亲临全球唯一高坡梯田,徜徉白云之间;
……
做出特色,才能更出色。尤溪半山新知青艺术公社创始人周青说:“专注扎根农村,成为我们的突破口。我们坚持以文化艺术为内容导向,将利用当地文化打造新景点,同时引导青年扎根乡村,把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内容输送给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微博达人秦兆宏对三明不吝赞美:“这里于我是绝美的世外桃源,浩瀚碧水、千姿丹山,自然最真实的美给了我最好的体验。”
新 味
把心仪的旅游景点藏进口袋里吧!打开手机,360度全方位呈现,还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凭证,极具收藏价值。这就是文旅数字藏品的意义。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文创的新形态,正为文创产业赋能,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当天,首批限量1万份的“三明网红打卡地数字文创产品”正式在途牛网上线,10款数字文创产品线上销售。该藏品绑定了多重文旅权益,让拥有者能实惠、便利地玩转三明。
“新、美、奇”的网红打卡地,只能够勾起人们一时的兴趣。由此催生的网红经济,如何摆脱不能“长红”的宿命,实现经济效益的延续?这便要依托当地优秀文化,为其注入“生命的血液”。
提高认知度和参与度、打破区域限制、实现文物和文化继承、反向促进产品升级……文旅数字藏品带着使命而来。
“让网红打卡地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游客的‘精神驿站’。”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称。
记者 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