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锡匠陈泉:36年精心磨炼 不忘初心坚守传承

来源:三明日报 2017-10-25 10:45 http://www.mnw.cn/

  眼下正是结婚旺季,在沙县夏茂镇,女儿出嫁要准备锡器“三件套”:锡烛台、锡糖罐和锡盂。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因为轻便、可塑性强、易于回炉更新、成本较低,曾经在日常器皿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锡制品退出日常器皿的舞台,从事锡器制作的锡匠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沙县会这项传统工艺的人所剩无几,10月17日,记者来到夏茂镇,寻找唯一还在坚守的锡匠——陈泉。

  匠心成就精美工艺

  今年50岁的陈泉,家里三代都是锡匠。早在民国初期,他的叔公就会制作锡器,到他这里已经传承了上百年。

  我们到达的时候,陈泉正忙着对一件锡酒壶半成品进行抛光。工作台上,木质的抛光筒筒身绑着绳子,绳子垂落到工作台下;筒尾涂满松香,融化的松香粘连着酒壶粗坯的底部,形成笔直的“一”字型。

  陈泉用大拇指固定在壶口处进行对位,通过脚踩绳子转动抛光筒,带动酒壶旋转,这时,原本紧贴大拇指的壶口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一道细小的缝隙。

  “位置往左偏了点,要调整。”说着,陈泉稍微移动了一下瓶身,瓶身就对齐了。

  没有量尺,没有刻度,仅凭一个大拇指和老练的手感就能分辨毫厘之差。

  接着,陈泉拿起一柄尖锐的锉刀进行抛光。此时的他全神贯注,手、脚、眼、心配合默契,脚不停地蹬踩绳子,手顺着转动的瓶身一道一道地打磨表面,锉刀所到之处,原本灰暗粗糙的壶身变得锃亮光滑。半个小时后,粗坯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精美实用的酒壶。

  看似简单的酒壶,从原料到成品,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陈泉向我们介绍传统锡器的制作流程。首先将锡锭融化,制成片状的锡薄板,根据需要裁剪样式。接着是塑型,对裁减好的锡片进行敲打,做成各种形状的部件,例如一个酒壶,通过打磨造出壶身、壶盖、壶嘴的基本形状。之后将各个部件焊接组合成型,一个粗坯就好了。

  粗坯到成品还需要进行抛光,有人用金属挫,有人用抛光纸,陈泉习惯用锉刀。最后是安装小零件,如刚才的酒壶,要在壶身挖个孔接上壶嘴,连上手柄,一个精美的酒壶才真正大功告成。

  陈泉说:“最难的工序是塑型和抛光。纯手工塑型没有模具,全凭手感,要求弧线协调,力道一致,才会匀称美观。抛光的难点在于对齐,稍微有偏差,有的地方就磨不到,或者过度打磨,影响使用。”

  36年精心磨炼

  好手艺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陈泉14岁就跟着父亲当学徒,至今已经整整36年。

  刚当学徒时,陈泉只能打下手、干杂活,渐渐地从简单的工序做起,做废了很多锡器,没少挨父亲的骂。

  “好在锡可以重复利用,不过锡器回炉一次会消耗掉一部分,再利用率只有80%。父亲把我做坏的锡器回炉重造,我再看父亲做一遍,就知道自己哪个细节没处理好。”

  记得有一次,陈泉焊接一个锡盂,一不小心,锡液滴落在左前臂内侧,陈泉痛得连声惨叫。锡液的温度高达500摄氏度,父亲吓得丢掉手中的活计,赶紧将锡液擦掉,陈泉的手臂已经出现一个银元大小的伤口,连忙去卫生院处理,可惜因为伤口太深,还是感染溃烂了,一个多月后才结痂。

  即使受伤了,陈泉也没落下工作,还是带伤干活。

  “干我们这一行的,烫伤割伤都是常事,受过伤才会知道下次要更注意,哪些操作要改进。”

  那些消耗的锡和受过的伤促使陈泉的工艺水平不断进步,也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20世纪90年代,是锡器的鼎盛时期,因锡器密封性好,老百姓用来存放茶叶和坚果。又因为锡器传导速度快,常用来热酒,如夏茂冬酒,必须用锡制的酒具加热。陈泉靠手艺成家立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忘初心坚守传承

  新鲜的锡器外观银亮,但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灰黑色,影响美观,而且质地较重,使用起来不方便。作为家用器皿,锡器已经被更轻便的铝制品和塑料制品所替代。

  如今在夏茂,锡器主要作为摆件,用于祭拜活动或者喜庆日子。随着现代人观念不断更新,就连婚礼上,很多人也改用玻璃器皿取代传统的锡具。

  行业日渐凋零,其他锡器加工店的店主纷纷另谋生路,只剩陈泉一个人还在坚守着,因为收入不高,他的妻子不得不外出经营小吃。

  陈泉一年中只有下半年才制作锡器,从农历七月开始忙活到春节。因为夏茂人习惯把搬家、结婚等大喜日子定在年底,等外出经营小吃的亲朋好友们都回家了再办酒席。陈泉垄断了夏茂的锡器市场,一年也才赚两三万元钱。闲暇时,他会去小吃店里帮帮忙。

  “我留下来,是因为父亲已经80多岁了,需要人照顾。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锡器行情不景气,但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如果连我也走了,就没有人做了。”

  其实,陈泉坚守这项传统工艺,还因为他热爱。他曾到浙江考察过,那边的锡器大多用模具浇成型,省略了裁剪、塑型、焊接等步骤,速度快又均匀。

  陈泉坚持手工制作:“我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慢慢地把简单的锡锭变成精致的锡器,这样的锡器是有生命的,机械制作的锡器太冰冷,千篇一律。”

  这个没落的行业,年轻人没有兴趣,陈泉也不强求孩子学习。他乐观地说:“也许有一天,锡器会以另一种形式发扬光大。”(沙县记者站 乐小丽 文/图)

原标题:“三明工匠”系列报道陈泉:一个手艺人的匠心传承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