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没人回答,向导又说,这里曾有华南虎。我这才回过神,想起泰宁籍作家萧春雷写过一篇《华南虎之约》,就是他在双门石与华南虎的一面之缘。于是问向导:这山林里果真有虎吗?向导说,这样的大山什么都能藏,何况一头老虎呢?不过,现在没有了,这十几年上山,再也没见过虎的踪迹。
最后的登顶用了近一个小时,几乎是挪着脚步上去的。
临近双门石,有一片松树林,大都枯萎,许是干旱、许是雷火,那枯枝树叶横穿其间,把视线遮掩。透过枯树,看那双门石,仿佛处在一片灰红中,像煴火燃烧后的残痕。穿过树林,便要登双门石顶了。可以这么形容,我们几乎是用手搬着脚,把自己抬上石崖的。
这是两座底部相连的孤峰,各成一体,各有风光。右天门较为瘦小,最多只能容20余人,以奇石为主,石与石之间沟壑相连,石缝直通崖底,那奇石仿佛是架在山颠,随风款款摆动。左天门较大些,但最多也只得容50余人,其间奇松密布,灌木丛生,充满着生气与活力。双峰互看,奇景历历在目。
站立山颠,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听山风了。浅浅的山风叫人忘俗,深深的山风使人激昂。那浅浅的山风是徐徐的,应着近处的树木、虫鸣、衰草,似在共同吟唱清幽的音韵——这音韵是最动听、最温柔的那种,叫人忘却红尘俗事;那深深的山风是呼啸的,它越过好几座山峰、好几条江河、好几道山谷,才急驰冲来,震动着耳膜,有一种雨打海潮、飞流直下的气度,让人振奋和开拓。
听罢山风,合起眼,让思想忘却一切的烦躁与防御,让心自由地驰骋。当又一阵山风过来,身体是清爽的,心情是舒畅的,一切辛苦与疲惫,都随着这律动的山风而走,留下的只是傲然孑立。
向导体力甚好,他们在石缝芽里找寻着石木耳。他们说,这是珍贵的药材,只有在这样的山上才会生长。等向导把两崖的石木耳找遍了,我们便开始下山。
下山时,整个人都是混沌的,除了急步直下,再也无暇顾及其他。潜意识中,人是累的,肚子是饿的,腿是软的,可下山是真的。
傍晚17点过后,我们安全回到洋坑自然村。近12个小时的探访,说实话,每个人的体力均超出极限,庆幸的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永恒的真理。(童扬 文/摄)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