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22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

来源:新华社 2023-11-14 12:32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罗鑫)全长82公里的大运河北京段,古迹丰富、人文荟萃,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近年来,北京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做好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建筑遗迹和文物的保护修缮,实施文物保护工程220多项,让古老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

  这是记者从13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上获悉的。大运河北京段近年来取得的文博领域建设成果集中发布,围绕考古、文物保护、环境整治改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高质量文化供给等方面,亮出“成绩单”。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北京近年来在推动以“一轴三带”为骨架的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据介绍,大运河沿线多个古建、遗址完成修缮,大运河文物保护再上新台阶。禄米仓仓廒文物建筑完成保护性修缮;万宁桥“减负”,全貌得到更好的展示;通州燃灯塔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项大运河沿线文物及重要考古发现列入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经过连续多年的发掘,主体建筑“田字房”建筑基址已全部揭露,“田字房”建筑共有33间。白浮泉遗址、万寿寺东路、路县故城遗址等,以考古发掘成果,深化了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的认知。

  环境整治改善大运河生态。白浮泉遗址完成腾退、非文物建筑拆除等工作,初步建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什刹海环湖环境整治工程打造了环绕前海、西海的3公里环湖步道。大运河遗产段(通惠河段)沿线设置88处巡查监测点位和9处水体取样点,开展水质监测;全景VR相机、“文物e巡查”小程序等科技手段被应用于全段河道本体及环境风貌的专业记录工作,对河段病害进行勘察、监测以及数据收集。

  大运河沿线文化供给质量得到提升。大运河沿线博物馆、类博物馆数量有序增长,多家类博物馆正式挂牌开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将于今年年底面向公众开放;路县故城遗址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市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2024年面向社会开放。

原标题:北京:22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闭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电信业务“明白办 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