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医大强奸杀人案:大数据追凶 28年欠“债”终还清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12-10 10:59 http://www.mnw.cn/

  南医大强奸杀人案1992年案发 一代代民警不放弃破案希望 比对上万份DNA 案件始末披露

  大数据追凶 28年欠“债”终还清

  “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我作孽了。”

  “作了什么孽?”

  “强奸杀人了。”

  “在哪里?”

  “在南医大。”

  听到这里,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海荣松了松手中的枪。

  今年2月23日零时左右,“嫌疑人DNA与犯罪现场提取的DNA一致”的消息一出,一场推迟了28年的抓捕行动在夜色里展开。王海荣一夜没有睡觉,在23日的早上8点,他带队冲入犯罪嫌疑人麻某钢家中将其抓获。至此,发生在28年前的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强奸杀人案告破。

  案发

  凶手酒后闲逛两次进入教室

  林某的生命永远地停在了22岁,一个下着雨的春天晚上。

  1992年3月24日,南京医科大学大四学生林某的尸体在学校一处窨井内被发现,经警方调查,林某是被人用钝器打伤头部,遭遇强奸后头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

  在同学口中,林某在校成绩很好,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经常自习到深夜。1992年3月20日晚上,去上自习的林某没有再出现。学校联系了林某无锡家中的父母,确认林某没有回家。一番寻找后,3月24日,在学校一栋教学楼墙边的窨井内,林某的尸体被找到,在几米开外的另一处窨井内,民警发现了林某的书包等物品。

  “当天下午5点,我赶到案发现场,情况很严重,那个场面我一直没忘。”72岁的俞先海说。他已经退休12年,之前是南京市公安局一名法医,南京医科大学是俞先海的母校,这些年每次回到学校他都会被追问这个案子的进展,“我都无言以对,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案发后,俞先海与同事提取了案发现场的生物检材。虽然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案件没有第一时间破获,但也正是这些提取规范、保存妥善的生物检材,成为了28年后案子可以一击即破并成为铁案的关键。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作案的麻某钢就住在南医大校门斜对面不到500米的居民区里。据麻某钢交代,因为距离近,他经常在南医大校园里散步。案发的3月20日晚上,他在家里喝了点酒,大约10点多钟,天有些下雨,麻某钢穿着雨靴,去南医大校园里闲逛,看到了正在教学楼一层一间教室里独自自习的林某。

  那段时间,麻某钢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在大学里找个女朋友很有面子”的话题,他很感兴趣。在看到林某后,麻某钢走进去先是和林某搭讪,言语调戏了几句。“我说带她出去玩玩,她不同意,说是要叫校卫。”麻某钢在审讯时交代。

  被拒绝后,麻某钢走出教室。在附近捡了一根自来水管,重新回到教室。这次,他不顾林某反抗,用自来水管击打林某头部,把已经丧失反抗能力的林某拉到教学楼外一个角落实施了强奸,期间几次击打林某头部。

  之后,麻某钢将林某按进窨井里,又将她的随身物品全部扔在不远处另外一个窨井中。

  此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校卫人员开始巡逻。在事发教学楼一侧的洗手间内,校卫遇到了形迹可疑的麻某钢,刚盘问了两句,麻某钢突然往外跑,翻墙跨出了校园。

  1992年案发后,因为是在大学校园发生的恶性案件,影响非常大。南京市公安局十分重视,调集了大量民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宋敏在刑警支队工作了36年。他介绍,当时,公安部、省厅多位专家来到现场协助勘查。同时,根据唯一见到犯罪嫌疑人的两名校卫队员的描述,南京警方前后组织民警、美术院校教授,还请了公安系统模拟画像专家绘出了嫌犯的模拟画像。

  在调查没有进展的情况下,警方开始动员群众,向社会公布案情、嫌疑人特征以及模拟画像,在当时的条件下重金悬赏1万元征集线索。“我们在各大报纸上发公告,在马路上张贴告示,但都没有获得有效线索。”

  追凶

  警方进行上万份DNA数据比对

  “90年代技术水平有限,只能检测出犯罪嫌疑人血型。”宋敏说:“后来,公安部有了DNA实验室,我们每次排查到可疑人员,就采样后连夜去北京到公安部送检,直到1998年南京市局建立了DNA实验室,我们逐渐开始自己检测。”

  “近些年,DNA大数据库逐渐完善,我们比对了上万份数据,还是没有结果。”宋敏说:“压力很大,一代又一代的民警,都在说这个事情,是我们欠的债,必须要还。”

  案发后,林某的父母每年3月20日左右都会从无锡赶到南京,前往学校案发地祭奠林某,再去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询问进展,每次公安局都会安排人接待林某的父母,向他们介绍调查进展情况。

  来询问的人从林某的父母,逐渐变成了林某母亲一人。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了案件破获后林某母亲写给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感谢信,信里写着:“得知消息后,折磨我28年压在我心中的一块沉重大石头落地,但心中仍旧不能平静,因为她的爸爸、奶奶,没有等到这一天。”

  原来,林某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与奶奶非常亲近。林某死后家人一开始瞒着奶奶,但时间久了还是被奶奶知道,老人很快病倒,并于1997年离世。林某的爸爸在林某被害后,抑郁成疾确诊癌症,于1999年去世。

  转折

  发现与嫌疑人相似生物检材数据

  “我在分局时的‘债’,在市局还了。”现任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刑科所)所长黄伟说,该案的突破性转折点就发生在刑科所实验室里。

  案发第二年,黄伟调往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刑警大队成为一名刑警。鼓楼区就是南医大强奸杀人案发案所在区,黄伟后来出任鼓楼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当时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案子的责任人。”林某的母亲来南京询问办案进展的时候,黄伟接待过几次。“她母亲就一个诉求,希望我们尽快破案。”

  2018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再次成立该案侦破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民警成立工作专班,固定人员、固定场地、集中办公,还召集了过去历届专案组的老同志重新回顾梳理当年侦查情况。专案组将该案所有档案、资料共121卷重新调集,分工阅卷、逐一梳理,期间前往安徽、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10多个省份调查。

  突破性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2月19日下午。当时,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DNA室主任冯燕又一次把嫌犯的DNA信息输入数据库进行比对。近年来,在公安部部署下,全国公安系统DNA数据库不断升级、数据不断完善,每隔一段时间,冯燕就会把命案积案的数据输入数据库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新数据入库,能不能比对上。”

  突然,冯燕看到,电脑上显示出一组数据与犯罪嫌疑人的生物检材数据极为相似,二人或为近亲。

  “当时非常激动,这意味着我们距离犯罪嫌疑人非常近了。”冯燕说:“我虽然1994年才入警,但从入警开始,每年开会领导都会反复强调这个案子,说是我们欠的债,我知道这个案子的破获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冷静了一下,冯燕给自己的直接领导黄伟打了电话。正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分局开会的黄伟听到后立刻出发赶回刑科所。“他会都不开了,让我们大家都不要走,等他回来。”冯燕说。

  抓捕

  “28年的工作终于有了结果”

  从冯燕初步比中嫌犯线索的2月19日16时,到2月23日早上8点麻某钢被抓获,对于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来说,是惊心动魄的88个小时。

  2月19日晚,专案组成员连夜开展核查工作,围绕DNA比中的线索,结合年龄、籍贯等信息进行排查,筛查出符合条件的人员。

  2月22日中午,相关生物样本送到了刑警支队刑科所DNA室警务技术一级主管王旻东的案头。正值礼拜六,一接到样本,王旻东就在实验室开始逐一检测比对。23日零点左右,一条比对结果弹出,王旻东深吸一口气,比对信息显示,麻某钢DNA与犯罪现场提取的DNA一致。

  王旻东很激动,但随即冷静下来。凌晨时分,1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只有他一个人,王旻东在座位上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在空旷的实验室走了几步。

  “我必须冷静,这个不能出错,我知道这个案子有多重要,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为了这个案子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一个电话汇报出去,影响会非常大。”他重新坐回电脑前,重新梳理了一遍流程和数据,几经确认无误后,他拿起了电话:“比中了,就是他。”

  2月23日,一场推迟了28年的抓捕行动展开。早上8点,警察敲开麻某钢家的门,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海荣握着枪带队冲进去,将正躺在床上睡觉的麻某钢抓获。

  “28年的工作,终于有了结果。”王海荣说。

  凶手

  “我再也没敢去过南医大”

  在审讯中,麻某钢说,自己一直觉得会有这么一天,但也一直心怀侥幸,“现在这样,算是解脱了。”

  麻某钢初中没毕业就没有再上学了。他回忆说,小时候父亲长期不在家,对自己管得比较少,但因为父亲作风强硬,如果发现麻某钢做了什么错事,也会体罚。“挨打了我就跑出去,过几天再回家。”

  刑警支队办案指导大队中队长索皓参与了对麻某钢的审讯。麻某钢说,刚作案的那几年,他每天在家里不怎么出门,当时他在南京一家汽车修理厂上班,也不怎么去上班,怕被人发现,更不敢看新闻,听周围人说到过这个案子,知道影响挺大的,警察的调查力度也很大。

  麻某钢后来在一家国企工作,是车队司机,一直到被警方抓获。麻某钢说,他很少与人冲突,“不敢冲突,怕被警察找上门。”

  近几年,公安部大力部署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命案积案被攻破的报道越来越多。麻某钢说,自己每次看到这类的新闻都直接跳过,不多看一眼,看电视的时候就马上换台。

  “我再也没去过南医大,28年,再也没敢去过。”麻某钢说。

  10月14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依法对麻某钢故意杀人、强奸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麻某钢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本版文/本报记者 高语阳 统筹/刘晓雪

  发布

  今年以来全国侦破20年以上积案2476起

  12月9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的主要情况。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通报,由于受当年侦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多年以来全国仍有一部分命案积案没有侦破,其中案发10年以上的案件超过95%。“这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受害人亲属难以释怀的创伤,也留下了几代刑侦人深深的遗憾。”

  今年年初,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最大限度侦破一批命案积案。

  截至12月8日,公安机关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其中,共侦破20年以上的积案2476起,占46.8%,10年至20年的积案2269起,占42.9%,案发时间最长达42年。

  同时,公安机关破获一大批久侦未破的大案要案,包括江苏南京“1992.3.24”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福建三明“1995.7.6”杀害“全国文物安全卫士”、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案、辽宁沈阳“2003.4.30”持枪抢劫杀人案、浙江宁波“2001.3.28”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此外,各地公安机关共抓获命案在逃人员4601名,其中潜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潜逃10年至20年的2203名,潜逃时间最长达38年。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公安机关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充分应用到侦查破案中,实现了传统技术的新应用和现代科技的再拓展。攻坚行动中运用新技术手段破获的案件达到全部破案数的70%,充分带动促进了新技术手段的建设应用,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整体打击能力。

原标题:南医大强奸杀人案:大数据追凶 28年欠“债”终还清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