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非遗:唤醒历史记忆 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6-05 17:54 http://www.mnw.cn/

  推进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积极引进并落地拍摄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擦亮千年木雕、千年莆仙戏等非遗名片;以“非遗+县区”“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探索非遗传承保护新途径、新模式,激发文旅融合强劲动能,助推莆田打造“非遗之城”。

  作为历史上中原先民南迁的重要流入地和中转地,拥有38项各级非遗目录的莆田元宵习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原文化遗风;新度镇锦敦村打铁花技艺源自当地铸铁冶炼产业,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爬刀梯、跳火堆等为代表的非遗民俗,与先民抵御倭寇入侵时形成的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抗倭精神密切相关,呈现了几百年来延续至今的群体共同价值观;我国首个信俗类世遗妈祖信俗,是为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省级非遗兴化米粉,世界上最早的快餐之一,北宋年间解决了大批木兰陂修陂民工的用餐问题,等等。

  截至当前,莆田市拥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妈祖信俗,10个国家级、63个省级、330个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拥有11名国家级、81名省级、520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展现出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魅力。

  近年来,莆田依托春节、元宵、端午等民间重大节日,深入挖掘民俗与非遗的文化内涵,通过“节庆+非遗”如“莆田元宵·迎福闹春”、国家级“非遗”妈祖春祭大典、“五一”打卡莆田非遗等活动,以生活为载体,让群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进而传播非遗,传承非遗。

  4月22日,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非遗里的中国》,向全国展示莆田木雕、莆仙戏、错金银、涵江车鼓、九鲤灯舞、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红团制作技艺、南少林武术、湄洲女头饰服饰、仙游枫髓香制作技艺、燕皮制作技艺、桂圆干传统烘焙法技艺等13项非遗的独特魅力,其中莆田木雕展示期间,收视率破“1”,引发热议。

  节目后效应也在延续。“五一”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推出“莆阳百工坊”非遗一条街,涵盖20多个非遗品牌馆,并举办非遗街市文化长卷、非遗研学等多场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打卡,游客量突破26万人次。同时,莆田木雕等一批非遗项目精彩“出圈”,莆田借势在各县区开展“五一打卡莆田非遗”活动,不仅让街区火起来,也让沉寂在县区的非遗项目“活”起来,带旺节庆文旅消费市场。同时通过“非遗+研学”“非遗+文旅产品”的文化创意生产消费,让非遗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城市文化塑造。(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

原标题:莆田非遗:唤醒历史记忆 传承文化根脉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州未来十天天气趋势
  • 莆田市举行招商恳谈会 戴龙成出席并讲话
  • 公布了!莆田二中2025年高一招生计划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厦门放宽保障性商品房申请条件 7月15日起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来厦招商引资 湖里区:心血管病免费筛查 时间截至9月30 把“一米宽”市场做到“百米深” 解码火 聚焦毕业经济 | “准大学生”学化妆穿搭 “面子里子”一起靓 湖里区后埔社打造管 纳米防虫网护“果” 福州大学研发成果落 厦门7人入围决赛阶段 全运会帆船帆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