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服务 我们勇争先
网格布警,我们配合无间”
每个巡逻组的标准警力配置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城区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交警疲于奔命。”据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黄志军介绍,面对警力资源不足、部门各自为战、指挥层级过多等难题,该大队立足实际,积极展开探索与实践。“我们将中心城区划分为6个警务区,每个巡逻组包干一个警务区,担负辖区巡逻、查纠违法、事故快处、高峰站岗、服务群众、应急处突等职责。”
“高效联勤,我们力求最好”
城厢道路交通快处中心
城厢道路交通监控中心
“你好,我现在在台湾大酒店前的路口,我的车被追尾了,快来帮我看看吧!” 在接到群众报警的3分钟后,交警就赶到了现场。4分钟后,交警处置完毕,两辆车驶离现场,路面交通恢复正常。
“从报警到车辆疏散,交警处置全过程只花了7分钟,这速度太给力了!”车主陈先生不禁向快处中心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而工作人员将交警早已传至微信群的事故现场照片打印出来,及时移送保险理赔。
“大队立足警力现状,整合路面执勤与事故处理警力,创新‘交通勤务与事故处理合一’处警机制,城区所有事故第一时间指令路面巡逻人员出警,发现人员受伤,立即向监控中心报告,通知事故中队出警。轻微的交通事故,包括其后续处理,都在一小时内完成!”在莆田市城区交通管理勤务现场会上,黄志军介绍“快处”的经验。
2016年1月1日至10月15日,城厢道路交通快处中心共接警5078起,成功处理4963起,结案率为98%。
“全时覆盖,我们不遗余力”
公交站岗点
“除重点路口外,取消早、中午的高峰勤务,保留晚高峰勤务,而保障市场、学校、公交站等易堵复杂路口、路段,尤其在栏杆缺口调头处特别安排了执勤交警。“该大队教导员陈燕美介绍道,“为做到全天候覆盖辖区交通,我们科学安排民警在岗,保证全时覆盖,警力调度游刃有余。”
为进一步配强一线执勤人员,保障基层,该大队还推出机关中队对口勤务支援基层中队的新做法。从而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路面一线,进一步优化警力布局、盘活警力资源,实现用警效能最大化。
“严格考勤,我们不少一人”
在监控下抽查点名
通过GPS和车载视频定位到每位执勤交警
“辖区交通的和谐通畅要靠每一位民警的共同努力。” 陈燕美说。该大队在原先的考勤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警车上的GPS和车载视频确认每一辆警车的行驶路线和执勤民警的动态,巧妙利用路边的监控探头,让路面民警在监控下集合。“对辖区内的警情,我们还安排专人次日进行电话回访,真正做到事事抓落实、事事有回声。”陈燕美说。(本报记者 林振华 实习生 陈汉儿 通讯员 赵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