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记者从实验区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项目获悉,项目第二条生产线——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已开始试投产,主要生产环保加气砖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一年的产量可满足实验区近80%的建设需要。
据了解,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主要是将矿渣或砂等原料,配上石灰、水泥等胶结材料,并通过铝粉作为发气剂,经粉碎、计量、混合、浇注、静养、切割、蒸养等一系列工序后,制作出环保的新型墙体建筑材料。该生产线生产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节能、利废、环保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
在加气混凝土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操作机器,将静养完成的料浆胚体吊运到切割小车上,由切割机对胚体进行垂直与水平切割。
“料浆进入模具后,需要静养2.5小时左右,到达一定硬度后,才可以上机切割。之后,我们会进行编组,入釜蒸养。”实验区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项目业主单位平潭鑫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杰说。
据介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年产量可达18万立方米,可满足实验区近80%的建设需要。“这条生产线总投资2000万元,是充分利用第一条生产线生产的骨料来进行循环使用的,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到目前为止,实验区比较成规模的一条新型建材的生产线,采取半自动加电子电控的流水线,可减少‘三废’的排出。”魏杰说。
实验区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项目位于君山片区瑶竹路东侧,属于循环经济再利用项目,是实验区基础配套提升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建设总面积约4.18万平方米,一期共有三条生产线,其中第一条生产线已于今年5月开机投产,主要生产砂、小石块与石头。(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