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全方位、开创性发展的十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对台融合等多方面成效显著,实验区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平潭将锚定“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做好旅游、对台、创新、生态“四篇大文章”,向党中央、向省委、向实验区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过去十年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平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超10倍,总支出增长超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8.6%、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0%。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平潭海峡大桥、全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陆续建成通车,澳前港区、金井港区先后建成,二级以上公路从29公里增至162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初步构建“一环两纵三横”岛内主干路网。
改革创新走在前列。累计推出18批221项改革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02项、居福建自贸区三个自贸片区第二位,13项成果被国务院复制推广,4项成果被评为全国最佳案例。
特色产业势头强劲。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4.2%、51.5%。物流产业相关业态近三年平均增幅均超过50%,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直购出口、海运快件2020年货值均突破1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30亿元。
两岸融合不断深化。注册台企数1241家;实现与台湾主要港口客货运直航,累计运送旅客近100万人次、其中台胞约45万人次;台湾农渔产品进口、台湾面板进口和跨境电商对台出口分别占大陆总额50%、20%、50%以上。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验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持续大规模植树造林,累计造林近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8.7%提升到38.85%,森林覆盖率增幅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7年最优,获批国家森林城市。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5%、184%,每千人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养老床位数分别增长91%、131%、144%、487%,率先实施12年免费教育,高考本科录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均居全省前列。
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目标: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6.5%-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稳定增长,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7.5%;
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境外游客、高端度假和过夜游客比例显著提高,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4%,国际旅游岛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到2025年,在岚台企2000家以上,对台贸易额突破200亿元、占闽台贸易40%以上,日常消费品、台湾面板、对台农渔产品进口贸易额达到当年度大陆总额的15%、50%、80%以上,对台直购出口贸易额占大陆总额的70%以上;
到2025年,进出口总值超300亿元,服务进出口占对外贸易比重约15%,要素流动便利、贸易往来自由的一流的政商环境基本构建;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初步形成“新型业态集聚、头部企业引领”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