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井话沧桑雕梁画栋存古风
这处古民居是“三进六扇”厝。在陈向文的带领下,走进林厝,一种古老的韵味,从各个角落中散发出来,偌大的院落,依稀可见当年繁华的影子。
进入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木制屏墙,其下部中间设有一道屏门,左右分设日常进出的通道;上部屏墙依梁柱分割成3个部分,中间是一块巨大的“团寿”浮雕,其余两侧为镂空造型,上面嵌着字,分别为“耕云”“读雪”。繁复精美的雕刻爬满屏墙四周,华美而又不失典雅。再抬头仰望厅上的灯梁,梁两头雕出了生动逼真的八仙形象,雕面鎏金,耀眼夺目。
绕过前厅,来到院内天井。流连于天井边,环顾院内上下,精美的建筑饰物席卷院落。在天井两侧,一块块光滑的石条板垒砌成墙,墙面两侧分别留有2个空间,写着“山花烂漫”四个大字,字体娟秀。石墙边,坐落着一口百年古井,井口处都是绿草青苔,往里探去,深不可测,却有着动人的沧桑之美。
拾级而上,便是后落厅堂。厅堂前的出步柱撑起了宽大的出檐,使上下走廊有了充裕的遮风避雨的空间。沿着木质楼梯登上二楼,只见整层楼是纵横相连的,二楼走廊设有长长的美人靠栏杆,两侧以花通栏杆与左右屋内相连。转入厅内,屏墙顶部有一幅描金长卷,刻画着八仙过海,每一个人物须发毕现,神情活泼,令人拍手称奇。
此外,内梁、柱、窗、门皆饰以木雕图案,祥鸟瑞兽,穿插于奇花异草之间,品种繁多,绚丽多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粗犷流畅之处,又有玲珑剔透之处,均有吉祥如意、福寿安康、家和万事兴的寓意。
斑驳楹联留文韵老旧器物成念想
古厝悠悠,文韵十足。林厝内有许多楹联,虽表层斑驳,但字体的凹凸轮廓依旧保留,字迹清晰可辨。“我外祖父建这座古宅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光是请人写这些楹联就花了一年时间,而且请石匠打这房子的石头,一天只能打一块。”陈向文说。
一座精致古厝,惊艳百年时光。穿行在古厝间,感受着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年代虽然久远,但它却如温酒一般,越酿越醇。在这里,不仅看到了历史建筑的存续,更亲触前尘旧物的斑驳陆离。
在二楼一侧的屋内,摆设着两张大木床,床板四周雕刻的花纹堪称艺术品。床两侧陈列着古式的木柜、洗漱台、妆奁等老物件,因年久积起了厚厚的灰尘,但这些老物件却依旧保存完好,将人的思绪拉回了久违的岁月里。
“这些老物件都是从我外祖父手里传下来的,现在生活改变了,这些东西慢慢没有再使用,也就是作为一种念想,当后辈们看到的时候就能知道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陈向文说。
古屋宅院,百年风物,让人感怀旧时光。如今,这座石头厝成了陈向文心灵的归属。“虽然搬到城区住有很长时间了,但我还是经常回来收拾房子,打扫卫生。”陈向文说,“乡下的环境特别好,现在我正在翻修古厝,准备搬回来守这个祖宅。”
幽静朴素的古民居,静静地伫立在绿林山水中,在近百年里看四季轮转,看岁月变迁。回首宅弟幽远,人文淳朴,古厝多姿,雕刻精美,让人有种时光未曾走远之恍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