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平潭新闻 > 正文

平潭贝雕凝结“匠人执着” 一场自然与人工的精致“合作”

来源:平潭网 2018-03-26 09:54 http://www.mnw.cn/

  碧海环绕,沙滩延绵,品种丰富的贝类,是大自然赋予平潭的天然资源。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有贝类169种。经过自然与人工的“合作”,贝壳变成贝雕,成为了令人惊艳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贝雕匠人蒋心忠,从这位贝雕老匠人口中,探寻关于平潭贝雕的故事。

贝雕制作是一门

必须耗时去精心打磨的技艺

  17岁,在平潭贝雕厂创办之初入行,学习制作贝雕;25岁,成为该厂车间主任;71岁,依然坚持钻研贝雕设计和制作。目前,他主要负责贝雕作品的设计与拼接。

  石厝人家

  “其实,当初我差点就要当老师了,可因为一次机遇,我成为了贝雕制作手艺人,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谈起此前经历,蒋老眼中多了一份坚毅:“贝雕制作,是一门必须耗时去精心打磨的技艺,贝雕本身也好,手艺人也好,只有经过雕琢,才能发出夺目的光芒。”

  从入行至今,蒋老已有50多年的贝雕制作经验,他雕的贝壳,或大如门帘,或小如螺蛳,形态繁多,色彩各异。

数十道工序方成贝雕

指尖上的艺术凝结“匠人的执着”

  “别小瞧这门手艺,并不是所有的贝类都能用来制作贝雕。”蒋老严肃且较真,“只有严格筛选出来的贝壳,才有资格通过重重工序,最终成为贝雕。”

  “贝雕的材质、色泽不同,需因材施艺。制作过程中,对手艺人的雕刻力道以及造型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只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才能将贝雕与绘画融会贯通。”蒋老介绍,新人需先熟悉贝壳的品种、选料等,打磨贝壳从粗加工到精加工,都要慢慢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传承下去。

  贝雕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迷人的色泽,“日出东方,仙鹤翩翩”之意尽显

  从设计、分解,到打磨、黏合、拼合,前后大概有数十道繁琐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怠慢。可以说,这门指尖上的艺术,少则耗时几分钟,多则几个月。

  栩栩如生的贝雕蟹,所用贝壳均为天然成色

  如果不亲自看过,你很难想象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贝壳,是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反复雕琢,最终脱离本身形态成为艺术品的。“每个作品,都凝结着灵性和智慧,那是匠人的执着。”蒋老说。

  玉堂春晖

  贝雕陈列室里摆满琳琅满目的各色贝雕,其中一件尤为引人注意,蒋老介绍,这是一面将贝雕与脱胎漆器结合的贝雕工艺品,名为《玉堂春晖》,使用了包括黑蝶贝、扇贝、青衣螺等贝类。

  从构思、设计到胶合,共十余道工序,若由单人制作,需要20天左右完成。望着这面贝雕,我们不禁感叹,这位老人对贝雕是多么的热情和执着,才促使着他花费一生岁月,精心雕琢。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莆田市政协开展生态日主题活动
  • 戴龙成主持召开专题会
  • 三明:“一张票”染绿万重山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胸怀祖国楼:一砖一瓦诉说华侨家国情(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胸怀祖国楼:一砖一瓦诉说华侨家国情(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日(8月15日)最新油价查询:92号95号 马英九痛陈“东亚妇女史上最黑暗一页” 好“丰”景!泉州台商投资区水稻喜迎丰收 石狮:拧紧“安全阀” 护航“开渔季” 石狮卡宾新质产业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华支”总队长王汉杰的烽火人生 开渔倒计时 渔船整备忙 戴龙成主持召开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