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团县委、县红十字会联合举办一次骨髓捐献活动。那天,傅春云和乡里七八位青年团员志愿者,一起到县城采了血样。当时,全县有大几十位青年都采了血样,傅春云只当参加了一次活动,没把它太当回事。
今年2月底的一天傍晚,傅春云接到南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患者的高度吻合,问他愿不愿意捐献骨髓?
晚饭后,他把这件事情跟妻子邱英琴说了。傅春云说,在崇仁乡儒堂村小学当教师的妻子,当时的反应也很平静,只是急忙上网查了一下相关信息,就对他说,“上网查了,没说有什么负面影响,我看可以”。
过了两天,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来电话,问傅春云考虑得怎么样?傅春云说,行。大约又过了10天左右,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又打电话,叫傅春云到县医院抽血做高分辨检验。
今年5月上旬,市红十字会通知他说,经过高分辨检验配型成功。6月初,傅春云又到南平市立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身体完全合格。这次,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傅春云,与他配型成功的是位涉外人员,所以按有关规定得到北京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从一年前第一次采血样,到上北京去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后一年多时间,这个过程在傅春云眼里,就宛如平常一首歌。
其实,傅春云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1995年,从农垦学校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自己老家崇仁乡经管站当出纳。参加工作20年,不管是当出纳还是如今的乡会计服务中心主任,傅春云始终是跟数字、票据打交道。简单重复的财务工作很枯燥乏味,可傅春云却默默地干了20年,从没出现什么差错。
平常心,平常人,这就是傅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