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看守所每年花费百余万元每天为在押人员提供一个鸡蛋补充营养均衡
一名因与邻居争吵而过失伤害邻居致死的白发七旬留所服刑犯,与家人见面时留下悔恨的泪水
12日,市公安局第二看守所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仓山区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在押人员家属及记者等近30人,在民警的引导下到看守所参观。
每人每天补充1个鸡蛋
12日10时30分,记者在市第二看守所的监区看到,一辆辆盛满热饭、热菜的配送车鱼贯而入,民警告诉记者,这是准备给在押人员配送午餐,其中一辆盛满鸡蛋的餐车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经介绍,大家才知道这一车鸡蛋足有2000余个,是配送给每位在押人员的。
考虑到在押人员中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要,今年初,看守所从监管经费中挤出资金,无偿给每位在押人员每天补充一个鸡蛋。仅此一项,看守所一年就得花掉百余万元人民币。市第二看守所所长李卫国说:“在押人员营养得到均衡补充,监管安全就有了保障”。
“监规”换成“权利义务”
记者来到在押人员的羁押监室,发现监墙上的“监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押人员的权利、义务”。管教民警告诉记者,在监室里悬挂“监规”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随着在押人员人权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去年底,他们将带有生冷、指令、刚性字眼的“监规”摘除了。
在押人员与家人相拥
12日,市第二看守所还组织了充满温情的“亲情会见”,10多名在押人员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
“你们放心,我和儿子在这里很好,管教民警很照顾我,医生每隔两天就上门给我量一次血压。天气冷,管教民警还特意给我加了一床被子,还有5个月我们一家就能团圆了。”今年70岁的郑老汉告诉来探望他的妹妹。2009年,因为邻里纠纷,郑老汉和儿子打伤了邻居,之后邻居不治身亡,郑老汉和儿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我是个‘药罐子’,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痛风,刚进来时还在医院住了2个月,现在我每天吃的都是病号饭。”郑老汉说。
另一名在押人员的妻子告诉民警,在民警的鼓励和教育下,丈夫改掉了以前的火爆脾气,已经连续两次被看守所评为改造积极分子。
管教民警告诉我们,对在押人员的监管,亲情帮教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在他们处于人生最低谷时,亲人用温暖的手拉他们一把,对他们重回正道至关重要。
作为全省首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试点监所单位,市第二看守所每两个月就会举行一次亲情会见,每次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记者 任思言/文 郑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