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臭水潭“逆袭”成水上公园 垃圾山“变身”牛岗山公园

来源:福州晚报 2020-07-17 09:53 http://www.mnw.cn/

  带上扩音器,戴好麦克风,八旬老人龚玉兰来到晋安区水上公园凉亭里放声高歌。一曲《一剪梅》终了,其他老人连连拍手叫好。

  16日,中央、省属14家媒体的记者继续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集中采访活动。刚进水上公园,记者们就被龚玉兰的歌声吸引。

  “这里是周边小区的‘后花园’,景色美,空气好,大家都爱来这里唱歌跳舞,早晚可热闹了!”龚玉兰对记者说。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绿水环绕、满目青葱的公园,曾是困扰居民的“臭水潭”。“河底全是淤泥,河水又脏又臭,到了夏天蚊虫又多,我们都不想往这儿走。”鼓山苑小区居民刘兰芳说。

  改变从2017年开始。当年4月,水上公园上游的浦东河等4条黑臭水体启动整治。这些内河经过不少工业厂区、住宅区和城中村,生活污水成了河道最大的污染源。福州市对这些内河进行了全面截污清淤,让河道除黑去臭,又通过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工程,让河水“长治久清”。

  经过两年多的整治,河水干净了,亲水平台、凉亭、步道建起来了,水生植物、灌木、花草种起来了,水上公园越来越靓,也让周边居民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

  每天早晚,都有许多居民到公园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唱歌、下棋、拉二胡。水上公园还打通了和光明港公园的连接点,每天晚饭后,刘兰芳都会带孩子沿着滨水步道,一路走到光明港公园,赏景放松身心。“从我家走到公园只要10分钟,这真是家门口的小康生活!”刘兰芳感叹。

  和刘兰芳一样,每天晚饭后,家住晋安区潭桥佳园的陈小珠也爱到“家门口”的牛岗山公园散步、跳舞,再和邻居唠唠家常,生活丰富多彩。

  63岁的陈小珠是潭桥村的村民。在她的记忆里,公园地块原来是大片池塘和农田,还有一些民房。2011年,横屿组团项目征收工作启动,包括潭桥村在内的4个村被列入征收范围。此后,这片地块一度成了垃圾山,堆满建筑垃圾。

  到了2017年,陈小珠就地回迁,这里已经大变样了。建设单位将这些废弃的渣土再利用,通过植被恢复等手段,改造垃圾山。种上各色花木,打造滨水景观,牛岗山公园成了城市的“绿肺”和“大海绵”。“它陪伴着我长大,我看着它变美。”陈小珠说。

  改变不限于此。周边环境变好了,涉迁户陆续回迁,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起来。家门口就是东二环泰禾广场,吃饭、逛街很方便;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晋安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福州三中晋安校区等相继建成,周边道路陆续通车,上学、出行没烦恼……陈小珠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实现升级。

  “有公园、有学校、有商圈,原来偏僻的城乡结合部繁华起来了。”陈小珠说,福建省儿童医院将建成投用,晋安湖公园也在加紧建设,福州市科技馆、福州市群艺馆、福州市少儿图书馆等纷纷在周边选址落户……未来,这里的生活将越来越舒心。(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 文/摄)

原标题:福州:看得见的幸福,就在家门口!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三明:“一张票”染绿万重山
  • 永安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加速推进
  • 三明清流燃起夜市烟火气 激活城市夜经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胸怀祖国楼:一砖一瓦诉说华侨家国情(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胸怀祖国楼:一砖一瓦诉说华侨家国情(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严子怡改写女子标 “大巴黎”击败热刺 首夺欧洲超级杯冠军 汪顺当选世界泳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沙特斯诺克大师赛:中国军团无缘八强 英超前瞻:利物浦有懈可击 新赛季四强争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放宽商业航天管制 今日(8月14日)最新油价查询:本轮调价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产品总值首次破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