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201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中国福建网 2015-01-28 20:32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重点突破。把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等作为主攻重点,加快物联网识别系统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抓好“智慧厦门”产业基地、福州友顺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研发和转化项目。二是应用示范。在消费升级、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等方面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扩大政府采购,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三是政策引导。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新认定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争取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等资金支持,建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和科技保险,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着力壮大产业群。要通过现代产业的增量集聚,带动存量优化,促进总量提升。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延伸10条产业链,实现30个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央企项目落地建设,形成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继续实施产业调整振兴方案,抓好300个技改重点项目,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大型民企和港澳台企业的合作,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组建战略联盟等途径快速扩张。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强化煤电油气运调度,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加大财税扶持,强化要素供给,增加引导资金,优先保障用地,推进国家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现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水电气热基本同价,加快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多层次、宽领域、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一是现代物流业。实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提升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进和培育若干跨国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建立以港口为核心、与制造模式相适应、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二是金融业。争取扩大信贷规模,促进我省成为各家银行的信贷支持重点区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规范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促进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省外金融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发展企业债券,鼓励发展私募基金。三是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抓好研发设计、技术交易、成果应用,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制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有效落实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培育高水平的骨干企业,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四是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经纪等服务,鼓励发展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五是服务外包业。吸引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向我省转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和专业企业。六是现代商贸业。拓展电子商务、专业集散市场、特许经营和仓储超市,加快培育新型业态,强化营销联盟。七是文化及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十大文化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进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意产业园建设。八是社区服务业。以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为重点,支持创办家庭服务企业,培育家庭服务市场。九是农村服务业。加快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贸、农资经营中的主渠道作用,拓展农村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十是旅游业。整合和保护旅游资源,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项目,延伸特色旅游产业链,打造海峡旅游品牌。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作为,促进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深化港口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政策。高标准抓好一批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渔业等重点项目,促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开发、海洋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厦门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支持海洋碳汇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投资有效增长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一是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大力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二是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种养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务工收入。确保强农惠农的政策补贴和项目补助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合法收益。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三是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强城乡困难家庭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改善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待遇。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补贴。四是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五是推进实施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方案,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落实绩效工资制度。我们必须千方百计采取开源、减负、补贴、托底等各种增收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比重,加强集贸市场、街头早市、宽带网络等消费硬件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健全消费维权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抓好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改造和新建300 个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强化价格调节基金作用,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调节和价格监管,稳定社会预期。提高中小套型、中低价位住房比重,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营造有利于大项目生成落地的环境条件。管好用好政府投资,加强与各类投资主体的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在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五)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拓展闽台交流合作

  高起点推进平潭开放开发。全面实施即将批复的总体规划,推进“五个共同”模式,力求突破投资贸易便利化等特殊政策,争取设立平潭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强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力争开通平潭至台湾客货运滚装航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合作伙伴,落地一批高层次项目,着力发展旅游、物流和科技产业,加快两岸教育、医疗合作园区建设。

  推动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实施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扩大我省优势产品出口,增加台湾产品进口。争取服务贸易合作先行先试,开展口岸业务和电子商务合作,推动台商在闽设立独资医疗机构。争取不同阶段的闽台合作先行先试内容列入ECFA后续协议。

  深化闽台产业对接。主动衔接台湾六大产业振兴方案和四项智能型产业计划,深化闽台石化、汽车、精密机械、LED、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对接,拓展太阳能、生物科技、创意等新兴产业合作。推动闽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和业务合作,建设厦门、福州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加强闽台农业、林业合作,扶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

  拓展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办好第三届海峡论坛,开展妈祖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抓好福州、厦门两岸教育合作项目,加强闽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合作。扩大对台海空直航,促进空中直航航线延伸,推动实施我省居民赴台个人游。

  (六)着力外经贸转型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实施出口退税超基数地方负担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等扶持政策,推进重点商品出口基地、“陆地港”和“飞地港” 建设,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确保出口稳定增长。推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向内地山区转移,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贸易,加快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优化口岸大通关环境,扩大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覆盖范围。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做好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工作,支持企业有序开展国际化经营。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结构优化。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健全协调服务机制,集中抓好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在谈项目,促进345项重点跟踪项目落地。创新“9·8”、“5·18”等重大经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引资引智并重,抓好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服务业配套项目和企业并购重组项目。强化境外联合招商,加强对东盟的服务贸易引资,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回闽投资。建立意向客商、意向项目信息库,形成各设区市协同招商机制,推动项目有效集聚和合理布局。

  密切闽港澳侨合作。发挥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吸引港澳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体系和大型企业。联合开发两岸四地 “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推进闽港台物流合作项目,引进香港金融机构参与两岸贸易结算等金融服务。依托闽港合作平台,支持企业赴海外开展并购、赴港上市融资。落实一批闽澳商务、中小企业和旅游文化合作项目。多渠道加强与闽籍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及重点社团的联系。有效利用外事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七)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抓好新一轮节能减排。认真实施生态功能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保“三同时”。严格节能减排责任,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200个项目。全面淘汰水泥、造纸、皮革、火电、冶炼等“五小”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脱硫脱硝及污染深度治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五个一百”工程。支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低碳发展实验区。

  抓好新一轮环境整治。深化“六江两溪”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重点流域网箱养殖,治理畜禽养殖、石板材和工矿业污染。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三清”示范工程。强化陆海一体化联动,实施重要港湾、重点海域和海岛的生态整治工程,着力治理渔业用海环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抓好新一轮生态优化。实施生态省建设五年规划,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推进“四绿”工程,增加森林碳储量。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严格河道、海域采砂监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保护力度。推进重点流域、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重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污染环境,祸在当代、害及子孙,我们要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抓环保,一届接着一届干,兑现建设生态省的承诺,誓把青山绿水保护好。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