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在连城县举办全国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暨福建省甘薯生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活动。活动主题为“机械化助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我省甘薯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53.4%。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种植面积约4000万亩。在福建,甘薯是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全省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年产量60多万吨。作为福建甘薯代表产区,连城县甘薯种植面积达10万亩,去年全县甘薯加工制品达4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74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甘薯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乡村振兴的特色作物。”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表示,当前我国甘薯产业发展仍面临人工缺口大、生产机械缺乏、商品薯率偏低等痛点,尤其是栽插和收获用工缺口。同时,全国超一半甘薯种植于丘陵山区,丘陵山区“无机可用”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为加快补齐短板,稳步推进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福建不断加强技术研发,立足丘陵山区甘薯生产实际,开展短板技术攻关,探索出一条与福建甘薯产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全程机械化路线。同时,通过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力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建立了一批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总结形成了一套甘薯全程机械化主推技术,为甘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本次活动上亮相的一系列机具,集中体现了全国和福建近年来甘薯生产机械化的研发成果。活动共征集到18台(套)机具进行演示,17台(套)机具进行展示,涵盖甘薯生产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全流程环节,且大多具有轻便化、小型化等优势,适应丘陵山区甘薯生产实际。(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