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峰会上,《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正式发布,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确定;
信息领域部分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固定光纤网络、4G网络;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9%,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信息惠民便民服务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网络扶贫加快弥合数字鸿沟……
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数字新时代,谱写数字中国新华章。
4月22日,观众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参观一款卫星系统模型。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风云际会,展现数字时代新气象
手机下载安装“e福州”APP,实名注册认证后,刷脸进入体验区,扫码进地铁乘车,智能公交站牌实时显示所等待公交的当前位置、车内外影像,在遍布街巷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书还书,在无人超市刷码购物……
此次峰会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浓缩版“数字福州”搬进展馆,让与会嘉宾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数字公民”体验。从马上就办到“一码通行”,“有福之州”的老百姓正尽享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
数字化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回荡,这是我国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超过4万平方米的展览现场,近3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门机构、科研单位、数字经济企业代表登场“华山论剑”,用各行各业最新应用的创新技术,为来宾们献上一场数字成果“满汉全席”。
大数据信用查询系统、在线电子税务局、虚拟市民卡APP、无纸化海关通关平台,一个个电子政务应用新成果纷纷登台。
360度柔性屏、C919飞机模拟舱、5G网路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令人瞩目。
无人机快递平台、AI智能诊疗系统、无人化超市终端、VR智慧教室,一处处智能化生活场景引人入胜。
开馆不到3天,就有超过12万人次的市民前来参观。在这里,人们遇见智慧社会悄然而至的迅疾身影;在这里,人们感受数字时代全面到来的铿锵步伐。
峰会开幕当天,30个“数字中国建设年度最佳实践”精彩亮相。
——“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福建省政务数据汇聚工程建设已积累3800多万自然人的数十亿条政务数据,打造信息共通共享的福建实践样板。
——以遥感技术和网络监测体系为基础,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实现了对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8000余项指标的动态监测。
——勘察“霾”情,计算能力每秒高达175万亿次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系统,成为“蓝天保卫战”的数字侦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