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数码科技 > 正文

小米手机并非100%完美 4类需求的人别考虑

核心提示: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1.5GHz最高主频双核处理器、1GB超大运行内存、800万像素摄像头、基于Android 2.3.5深度开发的MIUI操作系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而小米科技CEO雷军也将其定位于“为发烧友而生”。

拍照视频达人慎入手

  最初给手机的定位只是一个信息沟通工具,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拨打电话、收发短信功能,其在感情维系、沟通等方面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前段时间热播的《裸婚时代》大家都看了吧,剧中的两位主人公通过视频对话维持着彼此之间的感情。反观小米手机你会发现,它竟然不具备前置摄像头。而小米CEO雷军在后续采访中给出的理由是目前前置摄像头使用频率不高,当然雷教主说出此番话必然有他的道理,在这方面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各位对前置摄像头并无太大需求,那么有无此项功能也就无关紧要了。


小米手机并无前置摄像头


小米手机后置摄像头以及三大功能按键细节描述

  需求量小归小,但并不能一棒子打死。现实生活中使用前置摄像头的可能还是存在的,以前拍照总要背对着手机,有了前置摄像头就可以正面直对手机,并且面目表情一清二楚,有利于拍摄出最佳效果。不仅如此,视频聊天还可以沟通彼此之间感情,促进家庭和谐是不!如果你是一个自拍狂,那小米手机可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不便,纠结于此的朋友倒是不妨考虑一下索尼爱立信MT15i,价格与小米手机几乎持平,并且背部还一枚81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其带来的拍摄效果完全不逊于苹果iPhone 4

总是让手机受伤的人

  刚刚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小米在目前看来有着太多地方需要完善,首当其冲的便是其产品售后。即将上市的它将采用网络销售方式,并且唯一正规渠道就是小米网。另外,小米手机并没有实体店铺,而且与时下诸多品牌手机相比,在各大城市开设维修站更是相差甚远。


浸泡在水中的摩托罗拉DEFY

  手机嘛,使用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发生,你就不得不再次通知快递(不知是否仍是凡客诚品物流?能否上门取件?),费尽周折将其邮寄至北京总部,检测维修,时间嘛,真的不一定了。如果你是一个粗心大意、不小心的人,笔者建议小米手机还是算了吧,选购一部结实、经得住考验的家伙比如摩托罗拉DEFY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品牌党你伤不起

  此前一段时间笔者曾向老同学推荐手机,我说了N多款都不和他意,他只关心诺基亚,只看重诺基亚的品质,最后笔者只能表示无语……相信与我这位老同学一样的朋友应该不在少数吧,他们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品牌党,只钟情于某一品牌。


依然有着众多粉丝的诺基亚


万众期待的小米手机

  对于这样一个用户群体,要是向他们去介绍小米手机,笔者相信其认可度会非常之低。因为在很多人印象中,对国产电子产品依然表示非常担忧,尤其手机本身质量以及售后维修等问题(小米手机质量问题暂且无从考证,本文不做讨论)。当然每个人的个人价值观不同,对品牌的认知度也不同,对小米手机的理解程度更不同。此外前言中也有所提及,小米手机专为发烧友准备,这样一部手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并不能涉及到品牌党的加入吧。

魅族的粉丝你们愿意买小米吗?

  8月16日小米手机的发布可以说给魅族以沉重打击,随后J.Wong在其论坛中也声明尽量不要讨论关于小米手机的事情。不过我们相信广大魅友与魅族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心里也在暗暗为魅族加油,笔者也希望魅族能有更好的发展,从而带给用户更加出色的产品。


小米呢还是魅族呢?纠结

  不过话又说回来,诱惑对谁都有。面对1999元的双核智能机不知各位魅友是否动心呢?如果真的买了小米又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手机邮到手后,老婆看到怒斥“你不是魅族的忠实粉丝么,怎么敢买小米的产品,赶紧给我退回去”。于是丈夫还附赠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婆不让用”,结果没过几天又收到了小米手机,里面有一句回复:“小米说可以用”。

结束语:

  小米手机近来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不过这样一部手机并非适合每个人。对于追求时尚靓丽外观的朋友,或许让你们失望了,但对于看重硬件参数的人来说小米手机就是一部绝佳顶配机。另外,对于售后维修等方面的小问题,这点需要大家亲自去衡量,不过我们真的愿意小米手机的品质堪比苹果iPhone 4,毕竟谁也不愿意总与客服打交道。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