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下跌成为A股这一周的主旋律。昨日,A股市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上证指数收市报2887.04点,跌1.31%,失守2900点整数关。尽管银行股在亮丽的一季度业绩提振下走强,但B股市场持续跳水影响投资者信心,同时市场担忧“五一”期间可能会出台加息措施。
继前天大跌逾5%后,上证B股指数昨日再跌2.78%,而深证B股指数则大跌3.6%,因市场传言中国可能对B股开征资本利得税。但有关媒体昨日引述一位接近财税核心层的官方人士称,这纯属误传或猜测。
分析人士认为,沪深股市弱势格局尽显,究其原因,是市场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担忧。
滞涨风险有多大
“有迹象表明通胀问题可能维持的时间会比较长,而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上海一位阳光化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也有分析师认为,加息的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现在市场担心的是,紧缩周期的延长,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打击。
另外,房地产紧缩政策也可能继续加大。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司长许昆林26日晚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发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规定,以使商品房价格能够保持在合理水平。“是否会形成滞涨,也是机构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现在谁都没有准确答案。”上海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在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曾经短暂经历阶段性“滞涨”。当时,通胀开始形成,经济增速保持在相对低位。与之相对应,2010年第二季度,上证指数呈现普跌态势,最终在7月初形成2319点的低点。“现在毕竟是调结构转型时期,本身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就在下降过程中,如果利率提升导致的经济萎缩得到持续,而政府投资又不能跟上,整个经济增速一定是逐步下滑的。”上述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结构性机会仍存
各种对政策和经济的担忧,使目前A股可能不具备大行情的基础。“如果说,牛市中看不清楚,那么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首先加满仓位。而在下跌趋势,类似熊市时,如果也看不清楚,那也简单处理,首先降低仓位,甚至空仓。”上海一位资深私募基金老总表示。
不过,滞涨毕竟只是一个预期,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不用这么悲观,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很大,蓝筹股的估值并不高,新兴产业发展的亮点也很多。”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在昨日收盘后,并未表现出悲观的情绪。
而一些消费类个股的强势也使投资者看到机会。比如,近期洋河股份逆市6连阳,贵州茅台、五粮液一季报亮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