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国内长程航线航空燃油附加费昨天上涨10元,而国际航班却同日开始降燃油附加费,这一戏剧性的调整昨天引起了多方争议,微博讨论热烈。
涨了10块钱
昨天下午,记者从厦门航空、春秋航空、祥鹏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乘坐以上公司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燃油附加征收标准从140元调整为150元,而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的燃油附加征收标准不变,仍为80元,实施时间按航空公司的规定从昨天到今天不一。
同样是昨天,港龙航空、国泰航空、深圳航空、韩亚航空等公司开始下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
昨天也是国家发改委《推进航空煤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实施的首日,该通知被解读为“一月一调”,即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月调整一次,调价时间为每月1日。业内人士、券商此前几乎一致认为:此次改革加之7月1日起实行的进口航油零关税,将有利于航空公司降低燃油成本,燃油附加费也有望随之下调。
所以,昨日的涨价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微博网友Queen_babe说:“这是肿么(怎么)回事?外航的燃油费不是降了吗?”
业内都说 “看不懂”
直接触发国内长程航线涨价的是昨天国内航空煤油价格的上调,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公布,核定8月份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格为每吨7768元,这意味着,航空煤油出厂价大于此价格。
根据发改委的上述通知,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按照不超过新加坡市场进口到岸完税价的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出厂价格由进口到岸完税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贴水由供需双方考虑市场供求、运费、交易数量、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等因素协商确定,每年协商一次。
记者从航空公司了解到,上一轮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发生于今年的5月25日,当时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由每吨6840元上调至每吨7640元。
但是,有网友做了一个统计,5月26日国际原油价为每桶100.23美元,而7月29日纽约期交所收盘价格为每桶95.70美元,虽然不是现货价格,但是原油价格近几个月下跌大势不变,国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下调的,但为何国内燃油采购价不降反升呢?
对于这一让人看不懂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油价高企是因为中航油垄断经营国内航油,致使航油价格高于国际油价15%至30%。而记者昨天向中航油求证,中航油公司公布的电话无法接通。(本报记者 杨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