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拟推三权分离 重点防控手握大权领导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刚刚出台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前日,北京召开全市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大会,计划用五年时间(2012年至2017年),逐步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三大体系。

领导干部权力重新配置

  北京市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中纪委、监察部在总结北京市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的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这次要推进的是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关键”,重点抓好三件事情,权力结构配置、权力运行监督、信息化防控。这三项工作涉及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关系到利益格局的调整,领导干部的权力重新配置是一个重大利益调整,所以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

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

  重新配置权力资源,关键环节是确权、分权,其路径是:查找每个部门、单位、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并依据权力的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评定廉政风险点的等级。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主动向社会公开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以及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行政裁量权基准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手握大权领导是防控重点

  对于廉政风险防控,其重点领域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重点对象,领导干部特别是掌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的领导干部;重点部门,涉及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的单位。

  此外,“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应加强权力运行内部监督。

解读

关键词·权力配置

加强对主要领导权力制约

  以科学配置权力为主线,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强化权力制约关系。

  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逐步推进合理分权,单位内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科学配置权重,系统内实行权力下放、分级办理,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制定合理限权、规范用权的具体措施。

【点评】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的关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此系三权相对分离的核心内容。具体执行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彻底分权,政府层面分为决策局、执行局、监督局,彼此独立,相互制衡;第二种是政府部门的内部分权,比如发改委,内部处室分为决策处、执行处、监督处,内部制衡。

  “任何国家的政府行政职能,都涉及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三权相对分离的分权制衡思路,就是为避免政府行政职能过于广泛,权力运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因少数人出问题,导致整个社会蒙受损失。

关键词·权力监督

公开职权目录及权力运行图

  作为廉政风险防控重点之一的监督机制,意见提出了权力运行规范化的监督体系,该体系涉及三个监督重点,包括内部监督、专项监督和外部的社会监督。

  外部监督路线图提出,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裁量权基准,建立监督平台,规范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处置改进、意见反馈的工作流程。

【点评】没有公开就没有制衡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表示,公开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和权力制衡的前提,没有公开就没有制衡,民众不知道内情,无法制衡。而当前出现的很多腐败问题,就是因为权力太集中,没有制衡。

  对于公开职权目录,李成言认为这是监督不可缺少的,要使社会对权力进行监督,就要让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权力,公布后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监督,就会对权力起到有效的制约。

关键词·风险防控

  高科技让权力运行“留痕”

  运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防控腐败风险,并建立信息化的防控体系。

  该体系涉及在行政监察平台上搭载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模块,研发“预防腐败预警处置系统”,在电子政务网络中设置监督模块或另设监督区,采集和分析风险信息并实施预警,以及将权力运行规范化体系固化在电子政务网络中,实现权力运行的痕迹管理。

  【点评】有效防范“打招呼”

  李成言认为,运用高科技的电子网络手段进行权力监督和反腐败要充分肯定,这是当前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充分利用。

  此外,整个廉政风险防控是监督领域的一个重要改革,因为不少案件让人感觉,腐败的发生和结果,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他表示,信息化防控将会有效地防范传统的“打招呼”“铲信息”“屏蔽信息”的问题,即使发生个别的类似情况,成本也会极高。N新京报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