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速冻食品新国标"开倒车"?专家否认降低标准

N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在近期几大速冻品牌食品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下架的背景下,因有条件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新国标引来议论纷纷。卫生部专家称,新国标更加科学合理,并没有降低要求。

金葡菌“从无到有”

  这个新国标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由卫生部在原《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实施基础上组织制定的,将于2011年12月2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速冻面米制品检验和监测情况,借鉴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管理规定,新国标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采样原则,调整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规定,删除志贺氏菌规定,取消霉菌指标,修订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

  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新标准一改过去“不得检出”的定性判断,采用了三级采样方案,用5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这一“从无到有”的变化,令一些人质疑新标准在“开倒车”。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表示,根据食品风险分析原则,特定病原菌在某些特定食品中要作为重点来控制。泛泛地规定致病菌不得检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从食品检验技术支撑来看,过去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方法中也没有定量的检测方法,只能采用定性规定。

卫生部称符合国际规则

  据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通常存在于50%或更多健康人群的鼻腔、咽喉、头发和表皮中,对热敏感,一般烹饪煮熟即可杀灭。通常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于10的5次方菌落数/克时可能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刘秀梅说,现在新国标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为10的2次方菌落数/克到10的4次方菌落数/克,参考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标准,符合国际规则;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数秒内这种细菌就会失去活力。可以肯定:在煮沸的过程中,食品煮熟了,金葡菌就不存在了。

  她说,按照旧标准,采1件产品就判定整批合格与否。由于微生物的污染和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采1件,可能会检到致病菌,但也很有可能会漏掉已经被致病菌污染的产品;现在新标准要求每批产品采样5件,比以前更科学、更合理了。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