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工作人员在现场介绍中国天宫瓶的创意和制作工艺。新华社发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21日在其“娘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开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画像、《锦绣潇湘》系列作品、2009年中美老兵和平论坛《和平颂》书法作品、社会公众“梦想芯片”、一批农作物及花卉种子等与飞船同游太空17天的“乘客”逐一亮相。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当天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八号”返回舱开舱仪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副主任王兆耀和杨利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等出席仪式,并将舱内取出的搭载物品返送相关搭载单位。
牛红光致辞说,神舟飞船的搭载物品记载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载人航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物品,既有充满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工程特色的文化作品,又有宣传载人航天成就、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及传播载人航天精神的社会公益活动成果,还有包含时代特征、承载广大民众美好心愿的太空贺卡和祝福芯片,是中国载人航天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
“神舟八号”返回舱开舱仪式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监制的交会对接任务陶瓷艺术品“中国天宫瓶”正式问世。中国天宫瓶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圆满成功之日研发成功;“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陶瓷艺术品搭载专用证物”随“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它由中央美术学院马刚教授设计,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邓文科等50余名专家参与制作,在纪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创制出中国航天文化传世百年的陶瓷精品。
据悉,“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科学实验物品在主着陆场已取出中德合作空间生物实验项目等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在正式开舱时取出。中新 新华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