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已拥有70多个经太空育种的农作物新品种

  7日在北京开幕的中国“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披露,目前,中国拥有经过太空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

  这70多个经太空育种的农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作物抗性,并为中国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中国迄今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

  2011年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到中国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当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分别出台政策,对现代农业尤其是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给予大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承担百颗卫星(飞船、探测器)的研制发射任务。该集团公司表示,将继续通过加快空间技术的发展,联合各方力量,加强现代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航天工程育种产业链的延伸及多元化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

  为期两天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论坛围绕航天育种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航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空间诱变机理研究、航天工程育种技术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建立空间搭载实验长效机制等论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