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商店购物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上级政府有来查过,“但只是做做样子就走了”。他说,村民都在议论,村里、镇里到县里,部分干部都有投资非法盗采的暗股,彻底整治谈何容易。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说:“必须彻底除掉这些非法土矿啊,不能让它害苦我们整个村子!”
据揭西县五云镇委书记杨文银透露,五云镇所在的山区稀土含量比较高,由于近两年来稀土价格持续攀高,有些人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偷采,在赤告村就出现了2个无证照的非法采矿点。今年7月中旬,镇政府已协同县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采取了联合行动,对这两处非法采矿点进行清理、取缔。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当地政府已暂时取缔了非法采矿点,但此事给村民们造成的心理恐慌还有待缓解,饮用水源安全、植被恢复,以及防范非法开采死灰复燃等一系列后续监管工作,仍须继续加强。
村民们反映,除了这两个大型盗采点以外,在揭西,大大小小、零零星星的盗采点,一直是此起彼伏、反反复复的状态。当地村民闹的凶了,政府就来管一管,过后又冒出来。这里关闭了,那里又冒出一个新的来。
延伸阅读
暴利驱动、监管失控,治理非法盗采稀土任重道远
针对揭西县境内存在的非法盗采稀土现象,记者电话联系了揭西县委书记兼县长邬郁敏,对方以“在外地出差”为由匆匆挂断了电话。
在记者再三努力下,揭西县常务副县长刘佑知接受了记者采访。当记者询问为何偷采行为屡禁不止时,刘佑知坦言,受囿于各方面的实际困难,目前还没找到可以彻底杜绝矿场偷采行的更好解决方法,“相关措施还在探索完善当中”。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仍存在稀土非法盗采的肥沃土壤。据介绍,稀土价格达到每吨20万元以上后,对非法盗采者而言,就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而目前,每吨稀土的价格已飙升最高时的37多万元,催生出巨大利益诱惑。“眼下,在国家进一步加大调控的预期下,未来仍具有一定的涨价空间,不法商人‘铤而走险’、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在增大。”
“当前,许多地方的一些私营矿点依然像打‘游击战’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查就跑的非法盗采现象比较普遍。”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周永章说,“广东省的稀土矿储量大,而且多存在地表上,偷采相对简单,监管较为困难,彻底根治任重道远。”
有关实际工作者和部分网友表示,监管不力是导致一些地方稀土盗采屡禁不止的一个关键原因,“在有些地方,不排除某些基层干部参与谋利”。揭西县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网事”记者,盗采稀土行为不仅对地方生态造成灾难性破坏,对地方税收也基本没有贡献,实属是“老板发财,百姓遭殃,政府埋单”的怪事,但为何非法盗采行为在民众共愤的情况下存在?根本原因是部分基层部门监管不到位、不主动。
今年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六部委已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其中就对打击盗采作出了相关部署。网民“家园使者”说:“呼吁相关部门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惩治腐败入手,加大执法力度,严厉追究查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多方联手制止非法盗采猖獗行为”。(“中国网事”记者梁钢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