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从“皇家御用”到走进寻常百姓家 古老技艺焕新光

来源:央视网 2024-07-03 16:54 http://www.mnw.cn/

  央视网消息: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又称“细金工艺”,是花丝和镶嵌两种技艺的结合,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其作品十分精致华丽,展现了高超的金银器工艺水平。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走进河北,去看看“花丝镶嵌”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

  暑期来临,文博展馆热度升高。在河北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自开展以来备受市民青睐。在展示燕京八绝的仿古会客厅里,用“花丝镶嵌”技艺复刻的清代宫廷器物莲花薰,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

  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巍介绍,花丝镶嵌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明清两代达到巅峰的水准,历史上一直是皇家的御用技艺。

  明清两代是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兴盛时期,明代的“银作局”、清代的“造办处”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使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得以发展提高。随着清代“造办处”的解散,花丝镶嵌艺人有的回到故乡,有的就留在北京及周边的廊坊大厂等地谋生,从而使得宫廷技艺花丝镶嵌流入了民间。

  今年66岁的马福良是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7岁就随父亲学习这门技艺。

  马福良向我们介绍,一件花丝镶嵌作品主要有制胎、錾刻、掐丝、上釉、打磨、镶嵌等这几大步骤。

  花丝镶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现场展示:“两股以上搓成的金属丝才是花丝。一根丝没有闪烁感,两股丝搓好以后,把它嵌在胎体上,最后用玛瑙轧子一轧,鼓的部分就反出亮光来了。用的最细的丝是0.10毫米,跟头发丝粗细差不多,这样我们经过掐、填、编织和堆垒等传统技法做出来的花丝图案和造型就更轻盈、更栩栩如生了。”

  近年来,马福良创建了花丝镶嵌传承基地,产教结合、培养工匠,同时还在实用化、轻量化上下功夫,让越来越多工艺摆件、餐饮器具、首饰等类型的花丝镶嵌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马福良称:“我觉得传统工艺要想传承,首先是热爱,从心里喜欢;再一个,要让手艺真正生产起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从“皇家御用”到走进寻常百姓家 古老技艺焕新光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俄国防部称控制乌军重要据点
  •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在吉林投产
  • 今天(7月2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周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 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及产量连续7年保 今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发布 福 福建省作家蔡崇达作品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 厦门市委召开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座谈会 全国首艘 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在厦首 厦门市《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指导意 海沧区委五届九次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