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认同
故宫博物院作为文物保管单位,没有权利擅自决定“内部处理”
前日,故宫方面表示,已启动制订破损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修复计划。一旦修复计划获批,文物修复将马上启动。
尽管故宫博物院称“破损情况有些复杂,但修复不成问题”,但是,收藏专家马未都认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这起事故“非常严重、损失非常大”。这是因为,“修复”和“复原”完全不同,凡是损坏的文物,即使做了修补,也不可能恢复原貌,其价值会大打折扣。
马未都称,这件损坏的哥窑瓷盘在世界上保存甚少,据其了解,类似文物,全世界也仅存几百件,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而且,一般而言,故宫保有的同类文物,更为珍贵。在他看来,不能单纯以所损坏文物的市场价来判定此次事故的损失。实际上,此次事故之所以引起公众关注,并非仅仅因为损坏瓷盘本身,更多的是因为此次事件发生后,故宫博物院既没有按程序上报,也未能及时向公众做出解释。
马未都认为,事故中损坏的瓷盘是国家一级文物,并不是私人物品。如果调查认定是有关人员在操作权限内操作失误,造成文物损坏,应当按《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追责。更有甚者,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过失损毁文物罪,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他由此指出,无论是谁的责任、事故性质如何,故宫博物院作为文物保管单位,都没有权利擅自决定“内部处理”,更不能在文物受损后,故意隐瞒。这种做法,对故宫而言,必然导致公众质疑其安全保卫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相关新闻
全国将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
前天,国家文物局向全国文物部门发出通报,要求各地文物博物馆单位吸取故宫哥窑瓷器损坏的教训,加强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文物安全。
通报称,8月1日,故宫博物院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报送了事故调查和整改情况的报告。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立即组成包括有关专家在内的核查组。经核查认定,该事故确系工作人员操作检测仪器失误所致。
近期,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开展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大检查。文物局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博物馆及相关机构的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安全防范设备设施和科研仪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