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模式已经开启,但考试仍然在继续。这两天,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人声鼎沸,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家长带着刚刚放假的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一拨又一拨来参加音乐、器乐、舞蹈等考级。
据了解,今年的考生比去年有所增加,最小的考生4岁左右。
7岁娃成特长专业户
跟重庆7月热火朝天的气候一样,今年的艺考也十分火热。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江北、巴南两个考点,这几日都设有考场。13日上午,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考级项目门类繁多,设有钢琴、小提琴、电子琴、少儿歌唱、萨克斯、单簧管、小号、扬琴、琵琶、竹笛、手风琴、爵士鼓、吉他、舞蹈10多种。
早上7点多,赶考的家长和孩子拿着乐器、道具、穿着练功服开始候场了。重庆中华路小学一年级的冯艺萌刚满7岁,13日上午跟着婆婆来参加钢琴考级。刘婆婆说,孙女虽然年纪不大,但学钢琴已经3年多了,这次是来考钢琴4级的,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说起孙女的特长,刘婆婆很骄傲:小艺萌曾在重庆市少年宫少儿钢琴比赛幼儿组获得优胜奖,还“兼修”舞蹈、唱歌、画画、书法等特长。在班里被老师和同学们笑称“特长专业户”。
冯艺萌说,她每天都要练钢琴,放暑假也不例外,“有兴趣,喜欢就不觉得累,反而会越弹越开心。”
女儿学琴妈妈跟着识谱
因为家住合川,侯雅雯一家一大早就急匆匆地赶到主城,参加电子琴等级考试。身穿红色裙子,扎着丸子头,10岁的雅雯看上去特别精神和自信。从家里拿来的电子琴被装在一个红色的袋子里,她说那是她的宝贝。
侯雅雯从7岁开始学习电子琴,不管是学琴还是练琴,母亲王女士都一直陪着她。王女士说,刚开始的时候她也不懂谱,陪女儿学琴的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学会了,有时候还帮助女儿识谱。每天中午,雅雯都会在妈妈的陪伴下练琴一个多小时。
学电子琴的过程辛苦枯燥,雅雯也曾一度想放弃,但是母亲一直鼓励她、夸奖她、陪伴她,让她学会坚持。
王女士说:“让女儿学习电子琴,就是想让她多个爱好,以后也多个特长展示自己嘛。等她长大了就知道妈妈的苦心了。”
姐妹花相伴舞蹈之路
上午10点过在休息区,两个穿着白色裙子、头扎小辫的小女孩们欢快地跳起舞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俩是来自重庆精一民族小学一年级的龙潜萦和李宥嘉。
两个小女孩是同学,也是一起长大的邻居,小姐妹从三岁开始学习舞蹈了,今天是来考民族舞1+2级。
对于孩子会不会从此走上专业的道路,妈妈们也没有完全想好,但表示会让孩子坚持。龙潜萦妈妈称,她之所以让女儿学习舞蹈,主要为了从小帮孩子培养“气质”,练练形体,“女孩子嘛,外在还是很重要的。”目前,舞蹈班一学期的培训费800元,一周一节课,考级报名费也不过100元上下,所以经济上负担也不算重。
因为孩子们的考试为上午和下午各一场,为了方便候考,中午两位母亲中午带着孩子吃了方便面。
考生水平有较大提高
重庆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主任侯振伟介绍,重庆市暑假的艺术考级项目主要有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考级、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考级和中国职业艺术教育学会的拉丁舞考级、全国音乐(业余)考级等类别。
有些考级一年一次,主要集中在暑假,也有像拉丁舞、美术考级一年会有两次机会。不同种类的考级对考生的年龄要求不一样,比如中国舞考级,要求考生年龄在4岁半到12岁左右,设有13级,不能跳级考,但一次可以报考两级。美术考级分为9级,年龄要求5岁以上,没有设年龄上限。
侯主任说,据初步统计,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重庆考区的考生今年已突破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同时,北京舞蹈学院考官反映,今年考生的过级率以及考生水平也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另外美术考级有3000余考生参加、拉丁舞有2000余人。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黄晔 实习生 陈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