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引擎”,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骨架”。2025年上半年,南安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项目提效年”为抓手,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建设中的南安创新总部中心项目
1-6月,南安45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8.7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超时序进度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域统筹织密责任网项目储备形成“接力赛”
近日,在南安市创新总部中心项目的建设现场,5辆挖掘机开足马力挖掘泥土、平整场地,不远处的打桩机也在持续作业,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
“围护桩施工累计完成554根,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315根,均完成100%;土方开挖完成28万立方米。”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加速推进,得益于南安建立的“季度目标、月度节点”推进机制,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据悉,南安通过制定资源要素、征迁交地等5个专项清单,构建起覆盖部门、乡镇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络。在项目策划生成环节,各部门联动开展联审联评,确保项目既符合发展规划又具备落地条件。
1-6月,全市新策划生成63个项目,总投资达569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现代化产业发展等领域。
“我们就像跑接力赛,前一个项目还在建设,下一批储备项目已经开始谋划。”市发改局重点办工作人员说,这种“远近结合、接替有序”的储备模式,让重点项目建设始终保持“不断档”。
要素保障按下快进键全链条服务破解“卡脖子”
用地审批是项目建设的“通行证”,是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前提和基石。霞美闽达机械项目仅用95天就完成征收报批,创下南安用地报批新速度。
“这样的典型案例并非偶然。”南安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南安将用地组卷报批,周期从466天压缩至165天,项目用地获批数量63个,面积2821.78亩;获批成片开发方案29个,面积4552亩;林地获批43起,批准使用林地面积37.34公顷,用地保障效率显著提升。
在资金保障方面,南安争取到专项债券6.89亿元、国债1.49亿元、中央预算内1.95亿元,为晋江防洪堤提升工程、韧性城市提升工程、南安市教育提升工程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南安组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开展“千企万户”走访活动。在水头镇,一家石材加工企业深切感受到线锯技术为生产带来的显著优势,为此,企业负责人萌生了更换新一代线锯设备、全面升级生产线的想法,但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
得知这一情况后,专班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深入厂区了解设备更新的具体需求和资金缺口,并全程指导企业准备贷款材料,协调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仅用短短数日便为企业成功办理了450万元贷款。这笔资金,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半年,南安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市为50家重点项目企业发放贷款1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数字督导构建新格局全周期管理跑出“加速度”
“打开项目管理平台,每个项目的进度都一目了然。”在南安市发改局重点办,456个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实时更新。点击项目图标,项目的手续办理、投资完成情况、形象进度等信息清晰呈现,这是南安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项目管理的缩影。
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南安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档案”管理,实现从储备到竣工的全流程动态跟踪。对198个拟开工项目,平台倒排了2000余个前期手续办理节点,通过“线上监测+线下督办”确保节点任务按时完成。
近日,市前期办在石井镇组织多个相关单位召开重点招商项目前期推进会,协调项目前期问题。会上,项目业主介绍项目总体设计方案,与会人员就项目业主关注的交通口设置、排洪渠工程设计、电力迁改方案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从而形成一致意见,为推进招商项目开工建设跑出“加速度”。(记者 陈江涛 李想 通讯员 陈楚君 侯建发 黄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