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安市省新镇南金小学迁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烈日下火热施工,不远处的校园内,书声琅琅……仲秋的省新镇,校园里的求知之声与工地的建设之音交织成动人的交响曲。
近年来,省新镇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通过硬件升级、内涵提升、特色创新三维发力,构建教育资源新格局,激活教育发展新动能……如今,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优质教育的新动能正从校园内外各处蓬勃涌动,勾勒出省新教育加速发展的鲜活图景。
硬件筑基补短板筑牢办学条件硬支撑
近日,记者走进南金小学新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数栋红色教学楼拔地而起,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正抓紧进行内部装修作业。
“以前总担心学校场地小,孩子活动受到限制,现在看着新校区一天天成形,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南金小学附近的家长尤女士说。
这个投资1.5亿元、占地2.7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区,建成后能容纳2160名学生,旧校区面积局促、功能室不足的问题将成为过去。
在不远处的南安五中迁建地块,前期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南安五中自1960年办学以来,随着时代发展,校外交通拥堵、校内基础设施老化、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愈发突出,影响了办学品质提升。”省新镇司法所所长、分管教育领导周亚梅告诉记者,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镇党委、政府迅速吹响征迁“冲锋号”,历时7个月逐项破解征迁难题,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目前正全力推进项目选址立项、征迁、设计、土地报批等工作,预计12月开工建设,力争明年完成主体建设。”周亚梅介绍,新校区规划66个教学班,可容纳3300名学生,将配套建设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楼等,建成后将成为省新镇教育“强基工程”的核心载体。
教育的温度,不仅藏在拔地而起的新校舍里,更渗透在每个细节的改善中。南安市第六幼儿园、第十一小学陆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350个;整合提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关停取缔不达标民办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4.6%提升到45.2%,公办园数量占有率从22%提高到50%,市第六幼儿园获评“泉州市示范幼儿园”,县市级示范率占比从22%提高到50%;投入1950万元建设金光中学人行天桥和塑胶操场,改造镇中心小学操场及校园护坡,扩建省新一幼综合楼,让办学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一桩桩落地见效的教育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科创赋能育新苗激活教育提质新引擎
硬件升级的同时,省新镇教育的软实力也在悄悄生长。
今年暑假,120多名中小学生齐聚南安五中,参加省新镇中小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夏令营活动,开启了20天的“创新+实践”探索之旅。
“我最喜欢数学思维、阅读分享课程,这期夏令营不仅让我认识了新朋友,还收获了很多新知识。”谈起夏令营之旅,学生辜婧妍点赞道。
“本次夏令营是落实《省新镇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系列措施之一,也是省新镇中小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旨在促进小学初中的有效衔接,培养知识储备拔尖人才,扩大省新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周亚梅介绍,该工程计划3年投入100万元,将通过小学、初中一体化规划,打破学段与校际壁垒,构建“六年级至九年级资优生进阶式、全覆盖贯通培养”的优质教育链条,计划3年内实现人才培养质效的全面跃升。
此外,省新镇还在全市首创镇级督学机制,强化教学过程监管;同时,推出《中小学毕业班学业质量奖惩方案》,以奖惩分明的举措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省新教育提质成效逐步显现。据了解,今年,省新镇初中毕业生考取一级达标中学176人,上线率达22.59%。其中,27人达到南安一中录取线,创近十年新高。
暖心教育护成长夯实全面发展软环境
“这是情绪温度计,你今天的心情是几度?”近日,在南安五中心理活动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傅炳明正带着学生做互动游戏。
这样温馨的场景背后,是省新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用心守护。为了给孩子们筑牢心理防线,省新镇司法所、教育办联合镇聘心理咨询服务团队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对全镇中小学校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普查、访谈评估、疏导干预和心理健康讲座、团建游园等科学方式,打造起“1+2+N”立体防护网,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仅如此,省新镇还延伸“暖心守护”,设立南安市校外活动中心省新教学点,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与技能。截至目前,该教学点已开展四期教学,累计开设328个班次,4800多人次参与学习。
从拔地而起的崭新校舍,到夏令营里的欢笑声,再到心理活动室里的温馨互动……如今的省新镇,正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成效,让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化作千家万户的获得感,托举起孩子们的成长梦想。(记者 赖香珠 李想 通讯员 黄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