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7月7日星期一天气:晴地点: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
七月的罗溪河畔,62岁的潘阿伯弯腰捻开一穗稻谷,黝黑的脸上漾出波纹:“你瞧,这米粒多饱满!去年这会儿,这块地还杵着木薯秆呢。”
他的身后,是一片金浪翻滚的稻田,戴着斗笠的农户们正穿梭其间,惊起罗溪里觅鱼的白鹭。
乐峰镇炉山村高标准农田里,蓬勃生长的水稻已经抽穗泛黄。
这幅《稻香丰年图》的“画布”,去年还是乐峰镇炉山村的一片“补丁田”。
“当时无人机拍回来的图斑像块破毯子。”炉山村驻村队长魏锦冠说。去年8月,乐峰镇对这里的样本田进行航拍。影像显示,471块碎田像打翻的积木,各种形状都有,高低
不一……
为了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机,镇村决定在这片样本田里种植水稻,保障粮食安全。
“最难的是找‘田主’。”村“两委”成员潘鑫杰说,经过调查,终于在去年年底共梳理出种植户193户。
针对这些种植户,镇村干部从今年1月起逐户走访。“种水稻?地里没水怎么种,况且我种植地瓜、花生、玉米,一年能卖好多钱!”刚开始做工作时,很多农户不理解。
“代育秧苗省时不费力,我们还可以安排水库统一放水,确保用水,没有劳动力的还可以享受代播代种服务……”入户走访时,镇村干部不断讲解样本田种植水稻的民生意义,并宣传镇村将统一流转、代育代种代看水的种植早稻激励措施,有效推动了群众思想工作的转化。截至今年春播前,炉山村共做通早稻种植意愿147户,面积约73亩。
稻田成型后,村里还统一采购秧苗,聘请第三方劳务人员进行集中插秧种植。多措并举下,除去部分漏砂地无法留水种植的田地外,炉山村共完成样本田早稻种植70.7亩,彻底扭转了原先耕种面积少、比例低的局面。魏锦冠说,今年早稻种植,村里仅在机耕路、灌溉水渠等农业设施就投入了20多万元。
这里改造成样本田后,整个罗溪两岸的颜值提升了不少,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游玩。来自罗东镇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里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水质清澈见底,是个游玩的好去处,带着孩子来,还可以了解收割水稻的乐趣。
魏锦冠说,这几天,这批早稻将迎来丰收,届时将由村民自收自采。村里也在着手准备晚稻的插秧,目前有90亩的晚稻秧苗正在培育。
“没想到,真没想到!旱田也能变成这样好的水田!”潘阿伯由衷赞叹,“这稻子长得比我想的还好!以前地里种杂粮,操心费力,收成也一般。现在这一片金黄,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今年,我们通过摸清底数、做通意愿、科学种植等举措,在4月底验收完成有效种植面积70.7亩。”乐峰镇镇长许柏松望着连片稻浪说,包括样本田在内,乐峰镇一直持续筑牢粮食安全基础,深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共完成卫片图斑整治22宗,完成252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1352亩,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种粮大户奖励金70.1万元,进一步推动乐峰镇农文旅的快速发展。(记者 黄俊涛 李想 通讯员 黄婉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