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要上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染色技艺——扎染。接下来,我要教大家制作扎染帆布包……”8日上午9时,一堂别开生面的扎染课程在南安眉山乡夏令营举行。
现场,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发挥奇思妙想,开始动手体验扎染,浸湿、拧干、造型、结扎、染色、解开、晾晒……不一会儿,一块块普通的帆布包有了千姿百态、韵味别致的图案。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扎染,感觉非常奇妙,没想到我能亲手制作这么有特色的帆布包。”来自眉山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魏燕琳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第三年参加夏令营活动,“爸爸妈妈在湖南打工,夏令营让我的暑假丰富多彩,不仅有很多小伙伴陪伴,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眉山中心小学校长李纪波介绍,本次夏令营共有90多名学生报名,将持续一个月,课程内容包括围棋、美术、书法基础课程,以及科学探索类、美食体验类、文化传承类、创意手工类和艺术设计类创意课程。“今年,我们首次与南安市致和社工事务所联动,定制了更多特色课程,课程种类多达十几种,对比往年更为丰富。”
“这些课程将进一步拓展山区儿童的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南安市致和社工事务所副主任尤荣凡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连续六年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累计服务超过800名儿童。
除了社工们的支援,本次夏令营也吸引了乡村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热心参与。“我家就住在附近,山里的孩子接触书法的机会比较少,难得孩子们有兴趣,我就好好教!”陈建春就职于小眉小学,此次他牺牲暑假时间,为孩子们义务教学书法。大学生石丹红也选择回到家乡,为孩子们教起了美术,“我从小就在眉山长大,见证家乡夏令营从无到有,山区孩子暑假更有‘趣’处,我觉得回乡出一份力,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记者了解到,这已经是南安市总工会、南安市关工委、眉山乡党委政府联合举办公益夏令营的第三年。2022年,为进一步解决山区孩子暑期“看护难”问题,让他们安全度过暑假,眉山乡利用“党建+”邻里中心,办起了公益夏令营。
从最初的村教师,到大学生志愿者,再到社工志愿者……3年来,公益夏令营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强大,课程也越来越丰富,成为山区留守儿童的“快乐大本营”。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神兽’放暑假怎么安置一直是个问题,有了夏令营活动,不仅解决了带娃问题,还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知识,下一届夏令营还送孩子来!”家长石春燕点赞道。
“3年来,夏令营已累计义务辅导留守儿童400多人次,今后我们将会一直开办下去,并且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孩子们在夏令营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山里娃们定制更多成长快乐。”眉山乡党委组织委员、秘书陈小银表示。(记者 赖香珠 李想 通讯员 石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