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乐峰镇飞云村一条7公里长的水渠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16日,记者来到飞云村水渠项目现场,只见清澈的山泉水畅通无阻地流入沿线田地,一旁,几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
村民潘阿伯笑着说,这条水渠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他们长期以来面临的灌溉难题,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来,飞云村地处山区,农业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长期以来,该村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灌溉用水不足、雨季积水、排涝不畅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飞云村积极争取农业基础设施项目。2023年10月中旬,飞云村投入100多万元,经过半年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终于建成了这条水渠。
飞云村党总支委员潘阳辉介绍,这条灌溉水渠的建设,不仅打通了村民农田灌溉用水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据介绍,在飞云村笋塔水库上游有小蔗头水库及双溪口水库两座小(2)型水库,现两座水库尾水渠部分未衬砌,已衬砌段渠道虽经历多次加固,但因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渠道砂浆多已老化,渗漏严重,难以满足下游村民引水灌溉和生活生产需求,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一件“堵心事”。
“以前,旧水渠宽仅1米,且有沙石淤泥,每逢雨季,沙石都会冲进田里,破坏耕地。经过重新修缮后,水渠上宽2.5米,底座宽1.5米,深1.2米至1.5米,三面均用水泥浇筑而成,防漏防渗,蓄水量更多,水流也更畅通。”潘阳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灌溉水渠的建设还能发电增收。水渠流经的山地,水资源丰富,为发电提供了便利条件。乐峰镇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水资源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黄俊涛 通讯员 陈清水 黄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