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天气雨,路滑,一位年迈七旬的老人在金岗山巷口不慎跌倒,因磕碰到旁边停放车辆,眼角鲜血直流,过往行人因怕摊上事,都纷纷避让,不敢搀扶。附近巡逻的市容三中队执法队员发现后,立马过去给予帮助并搀扶,一方面马上拨打120,请求给予救援;另一方面拿起老人电话通知其家人,让其迅速赶往现场。在经过约20分钟的帮助下,老人被安全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从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我们社会出现了“扶不扶”、“扶不起”、“不敢扶”等诸多问题,但不管如何讽刺批判旁观者的无情,也不管如何渲染当事人的无奈,爱心道德的魅力总是抵不过反咬一口的恐惧。从以往高三学生骑电动车搀扶事件到现在的“碰瓷”事件,都充分体现了当前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好人得不到好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搀扶老人变成了一个风险度极高的“高危动作”。
但老人摔倒人们不敢扶,却总有人在扶,虽然有一些老人的确“扶不起”,但很多老人摔倒后又希望路过的人能扶一把,帮助一把。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大家文明参与,离不开社会爱心救助,离不开国家深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的“24字”方针,字面简明,内容厚重,从三个方面,十二个具体层面给出了最精准的浓缩,既是我们国家社会、法制保障、道德文化方面所追求和实现的最高目标,又是作为具体人而需要恪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出行、处事等言行中,时刻铭记这24个字,认真学习,吸取涵养,时刻遵循尊老爱幼、敬业奉献、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老人摔倒才不会遭遇没人敢扶的悲剧,社会文明才会因人人参与而推进。(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黄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