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漳平市和平镇采访时了解到,该镇是生猪养殖重点乡镇,存栏量一度超过3万头。由于早期部分养殖场采用氧化塘治理模式及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将养殖产生的排泄物集中外排,纳污坑塘遗留问题突显,其不断输出的污染物对流域水质产生巨大的威胁,对土地资源也是巨大浪费。为持续改善流域水质,消除纳污坑塘影响,该镇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该镇将纳污坑塘治理作为流域水质提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镇、村干部联动,实地查看,共排查出位于和平村、和春村、春尾村、下乾村等4个村的17处纳污坑塘,面积40.55亩。为保障纳污坑塘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村干部主动作为,入户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纳污坑塘的认识和重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纳污坑塘的治理工作中来。重点对坑塘归属责任不清晰,村民间存在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该镇按照纳污坑塘的整治标准,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塘一策的原则,制订详细的治理措施。对其中6处重点纳污坑塘采用表层清理+土壤耕翻晾晒+耕植土翻搅干拌+植被恢复的形式治理。植被采用巨菌草,收割后可用于牛、羊等牲畜饲料,从而实现污染源根治。
纳污坑塘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更为流域水质的达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建立了日常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巡查和水质监测,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强化治理成效。(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刘星华)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