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强
这是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青年,他们有着常人的情感;这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革命青年,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这是一群浴血疆场的革命青年,他们有着非凡的担当!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在尊重重大史实的基础上,成功地塑造了一群革命青年形象,牺牲时年仅29岁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就是杰出代表!虽然该剧还未播到湘江战役,但看了已播剧情,再结合片尾曲中呈现的全剧精选画面,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跃然眼前,声声青春呐喊,次次撞击心灵,于是,我有感而发,作了以下这首七律诗:
暮色苍茫启远征,不知今世几回春。
尸横焦岭埋忠骨,血染湘江铸英魂。
风卷残旗哀马烈,云遮日月瘦骡昏。
声竭力尽战天地,浩气长存满乾坤。
在作诗过程中,我进一步被这群革命青年展现出的可贵品质所深深触动,这就是“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的胆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硬气!多么豪迈,多么震撼!
说到胆识,我进而想到就读湖南一师时的青年毛泽东,在学校危难之际,带领学生军巧妙虚张声势,使军阀溃兵不敢抵抗、缴枪投降。
说到定力,我进而想到就义时年仅36岁的瞿秋白,以一句“此地甚好”慷慨赴死,想到就义时同样年仅36岁的方志敏,在狱中坚贞不屈,从容地写下《可爱的中国》。
说到硬气,我进而想到前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青年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想到有着“中国保尔”之称的张海迪,以及其后涌现出的许许多多“保尔式”青年。
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他们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血液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原种,这些精神原种在红土地上孕育成红色基因、在长征路上升华为长征精神,历久而弥新。
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新时代的新青年手中,我们有责任接好、传好,走好新长征路。我们青年一代的新长征路,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为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不懈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而努力付出的拼搏之路、奉献之路。
这条新长征路要走成功、走出彩,闽西青年就应以红34师革命青年为榜样,树立必胜信念,磨炼顽强意志,不畏艰险困苦,敢于攻坚克难,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积极投身加快建设新龙岩的大潮,干出一番新业绩、闯出一片新天地,创造人生价值、尽展青春风采!
(作者系闽西日报社要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