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用户体验但又不得不刷,无法融资马上就“死”
按照业内的说法,优化数据其实背后仍是要吸引真实的用户进行观看。此外,为了刺激用户的感官体验,在线直播行业的发展软肋也暴露出来———充斥着色情和低俗文化的网络直播平台屡遭相关部门点名。长期来看,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直播市场不具有投资和发展价值,整顿迫在眉睫。平台向健康成长,光有好看的数据并不行。
易直播上述高管告诉记者:“需要优化的数据还是会优化,目前竞争的形势就是如此。刷粉目前看来是粉饰太平的方式,但其实都是饮鸩止渴的办法,损害了用户体验。但又不得不刷,无法融资马上就‘死’了。”
直播平台的野蛮生长在某些程度上同时滋生了不少低俗、暴力的内容。虽然文化部门早已对视频直播平台开展处罚和规范,但许多平台为了吸引流量仍未走出内容低俗化的怪圈。
前不久云南曲靖市陆良县有男子直播打人事件,在网上引起轰动。6月21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两名男子在某直播平台直播暴打老人的视频。22日晚,陆良县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称,“打人视频”的涉案人员金某祥、金某、金某飞、高某鹏四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刑事拘留;金某凡仍未归案。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在线直播平台的内容评价较低,77.1%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90。2%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的整体价值观导向为一般或偏低。
艾媒分析师认为,一方面市场和融资数字都预示着直播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但另一方面,色情、低俗的内容成为了直播行业头上挥之不去的枷锁。
纵观整个在线直播市场,主要还是以游戏直播和秀场直播为主,“美女”、“秀”、“色”等具有窥私欲和荷尔蒙刺激的元素是众多直播平台的标配,因此网民有这样的认知不足为怪,直播市场背后行业自律、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建立还远需时日。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网络直播平台低俗内容影响两点,一是直播平台利用的是都市人群的猎奇、臆想和窥私心理,内容同质化严重,绕不开聊天、唱歌、化妆、逛街等内容,一旦用户新鲜感消失,注定有一大批公司将会倒闭,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二是直播中涉及的黄、赌、毒等内容的传播,负面影响巨大,极大地腐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失无法挽回。
由此二者看来,市场整顿在所难免,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直播市场不具有投资和发展价值,热心的资本、创业者及有意从事这一职业的“准主播们”在混乱的市场前还是要保持理性。
刷粉行为是平台方内部允许的操作,甚至是运维方式
如今,视频直播行业负面消息频出,行业应该如何自救?
“就目前的直播市场来说,为了吸引用户,短期内实现盈利,刷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易观新媒体研究总监庞亿明表示,这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平台、公会、主播三方之间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刷粉行为则是平台方内部允许的操作,成为平台方的运维方式,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如果平台没有参与其中,为了营造健康公平的网络环境、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应当加强技术上的监控。”庞亿明说,就如微博的僵尸粉问题,目前来说也无更好的解决办法。
“虽然存在数据造假现象,但是投资方会通过资本市场的多维数据对直播平台进行考量。”庞亿明向南都记者介绍,第三方监测体系可以从定量层面分析数据,包括了分析直播应用的覆盖人数、用户粘性及忠诚度,还有内容资源,而从定性层面则可分析平台的运营模式、核心竞争力和收入的稳定情况等。
此外,针对直播平台等应用程序传播暴力恐怖、淫秽色情及虚假谣言等有害信息的问题,6月28日,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以娱乐直播为主要代表的移动端互联网应用程序规范化提出了要求。
平台应该如何转型?虎牙直播市场总监李帅告诉记者,一方面当务之急对中小和草根主播进行培养,建立持续的培养制度,让主播获得名利收入和固定粉丝群体之外,也是培养其对平台的忠诚度;另一个方面,推出泛直播的原创计划,从专注游戏直播领域转换为更多的内容品类上的拓展。
对于未来直播行业的发展,李帅分析称,其实直播平台的门槛很高,每年服务器和带宽的成本很高,虎牙去年为此投入7个亿。“并不是所有平台都把资源倾斜在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改进上,目前更多的是用在市场和营销推广上,这种平台的生命力不会太长。”李帅预测,到年底行业内可能只剩下品质高的几十家直播平台。
对于各大网络直播将成为现象级产品还是长期的大平台问题,果酸直播的公关总监胡芷涛认为,找准平台的定位以及是否受到市场认可是今后平台留存的关键。“商业模式没问题,资本急速涌入下如何在风口获得融资并被市场接受是最重要的。”胡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