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首批200名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师蔡伟入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蔡伟个人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折射出晋江深耕高技能人才培育、助推“晋江智造”升级的显著成效,为晋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添荣光。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近年来,晋江市总工会以“传承工匠精神、服务产业升级”为核心,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培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为像蔡伟这样的工匠人才铺路搭桥——从提供阵地支持到配套经费保障,从推动“工匠助企行”活动到扶持“大国工匠培育工作室”建设,一系列举措让工匠精神在晋江制造业沃土上落地生根,为“晋江智造”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蔡伟的入选源于其多年来深耕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从牵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内雕机器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攻克碳粉生产线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他在机械加工、电控系统等领域技术攻关持续突破。其负责的激光碳粉项目成效显著,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相关技术让国产碳粉应用于多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早在2021年,蔡伟就凭借精湛技艺和突出行业贡献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能力。2024年,他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同年11月,在晋江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国工匠培育工作室”揭牌,为蔡伟等核心技术人员搭建了优质的创新实践平台,其研发的福建省首台集装箱自动装车系统,效率超人工3倍,且适配高危环境,已在多领域推广。
作为工作室领头人,蔡伟搭建创新团队,以“师带徒”培养技术骨干50多人、实训学生200多人次,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形成“研发—培养—转化”体系,为晋江制造业输送人才。
“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是蔡伟的座右铭。他曾连续3个月攻关,研发出全国首台航空树脂5微米物理粉碎设备;研发建盏釉水自动配料系统,结合机器学习提升效率与精度,助力传统工艺智能化。
蔡伟的研发成果还落地产业一线:牵头建成福建1000吨民用粉体加工基地,黑龙江200吨航空粉体加工基地也在建设中,形成全产业链。仅激光碳粉技术就为企业新增产值超3000万元,年增收节支535万元。
“晋江给了工匠成长养分,工会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蔡伟表示,未来,他将带领工作室深耕新赛道、突破关键技术,扩大“大国工匠班”规模,让更多技能人才扎根晋江,为“晋江智造”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能工巧匠”。
(记者 曾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