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晋江经验”成福建精神财富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7-09 10:39 http://www.mnw.cn/

­  壮大实体经济,不断转型升级

­  “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如何实现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林海鸥家在陈埭镇洋埭村,靠“鞋”吃饭,主营鞋材辅料。别小看这“一双鞋”,它为晋江带来的是4800多家企业、28万个就业机会、1200多亿元产值,还有“全球每5双旅游运动鞋中,就有1双来自晋江”的自豪。

­  然而,自2012年起,陈埭镇的鞋业遭遇空前挑战:原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大批制鞋企业开始搬离。辅料企业如果再保不住,晋江最早产生千亿产值的实体产业也必将动摇。“我们原来在‘老鞋都’有3间店面,近200平方米。市场逼着我们很早就开始转向,投入辅料创新研发。可这么点面积根本施展不开,研发出来的产品也用不上。”林海鸥当时急得上火。

­  2012年,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洋埭村规划一座占地7000多亩的国际鞋纺城。2017年初,首期工程建成。“一楼到三楼,货车直通;商铺和车位各2000多个,未来还将配套智能物流。我们的定位是亚洲最大鞋纺专业市场、一站式国际商贸采购平台。”鞋纺城总经理李宵还说。

­  去年4月,林海鸥第一个搬进国际鞋纺城,经营面积扩到1500平方米,他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的“一体化成型、功能性鞋面纺布”成了“制胜秘笈”。刚搬进去,他就被鞋纺城邀请参加广交会、上海国际鞋材展,由此成了美、德等国多家公司的供货商。生意好到什么程度?数亿元的销售额!

­  咬定转型不放松,转型过程不轻松。

­  2014年到晋江之前,业内专家罗骞博士没有听说过这座城市,对于留在这里是否有前途也心存疑虑。当时,招引他来晋江的金石公司还处在“烧钱”状态,这是一家刚从薄膜技术路径转向晶硅异质结技术路径的太阳能科技企业。

­  勇于变革的人,总是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晋江市有关部门看好金石公司的发展,认为它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于是为金石量身定制了一套扶持措施和人才政策,使金石得以继续坚守“技术突破、产业路线,只能靠自己,绝不靠买来”的理念,持续攻关。今天,金石不仅成功破围,转化效率比肩先进水平,而且率先具备了整线输出的产业化能力。

­  罗骞的改变,就在今年3月。通过比较,富士康公司最终选定金石公司。

­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晋江虽然只是小城市,却是一个可以让人无后顾之忧、安心创业的地方。”罗骞说。

­  实体经济是晋江的“传家宝”,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每到晋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里都会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品牌立市、鼓励研发创新、吸引各类人才等措施实实在在,保障和激励企业坚守实业、做大做强。

­  目前,全市已建成纺织服装、制鞋2个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5个产值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逾800家,上市企业46家。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来自实体经济的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  晋江的产业发展逐步从粗放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转化为集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  发展惠民,城乡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  吴建国是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一位普通农民,家有两子,两代三户,住在老宅。何时能世代安居呢?其实大埔村早就是个富裕村,很多村民都有自己的别墅或联排住房。但就像“伸出五指还不齐”一样,总有一部分群众相对困难。

­  2014年,晋江开始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大埔村“构建多元住房保障体系”的创新,给吴建国提供了这样一套方案:老宅换楼按原有宅基地面积1:2置换。结果老吴180平方米的旧房变成了3套单元房,自己一套,146平方米,两个儿子各一套,分别为146平方米和96平方米,超出的面积仅按每平方米2800元的标准补差。算下来,不到8万元就化解了他的“心病”。

­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晋江一直是这么做的。每年将65%以上本级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构建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七大民生体系,许多领域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探索新农合跨省异地结报,率先实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率先实现治安巡逻村社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110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享受30项市民待遇,真正让外来人口“引得来、留得住、融得入”;率先实行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免学费,每年都有超过4万名学生受益;率先实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和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

­  这些年,晋江加快补齐城镇化短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全国试点,城乡品质在新型城镇化中脱胎换骨。

­  看理念,把全市649平方公里作为一座城市来统筹规划建设,真正实现全市一座城、城乡一体化。

­  看布局,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推动城乡“6+1”(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化、环保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整合教育、卫生、文体、市政配套、社会福利等资源,打造晋江任何地方15分钟内上高速、市区20分钟内到达任何一个镇、各镇之间30分钟内通达的“152030”快速交通圈,以及海陆空铁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  看内涵,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清水净海、治污减排、环卫保洁等四大专项行动,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4.04%,绿地率达39.9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房价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都能在晋江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  晋江逐步从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特大镇”,成为一座生态宜居、功能完善、初具规模、“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成为全国中小城市样板。

­  在晋江这片热土上,改革大潮催生了“晋江经验”,“晋江经验”又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不断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晋江经验’,继续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为把晋江建成一座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而努力奋斗。”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说。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晋江经验”成福建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朱诗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落幕 石
  • 晋江:今日仍有阵雨 明后天雨水“止步”
  • 晋江:292台老旧电梯有序换新 惠及万千家庭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以下哪一项是最为常见的地震类型?蚂蚁庄 眼镜布的边缘经常切成锯齿状是为什么?蚂 华安:百亿工程 万众同心 农业银行龙海支行开展国库40周年宣传活动 洛江区政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暨第三季度专 四川发布一批人事任免,涉厅级领导职务 厦门市公布今秋中学转学办法 六所学校岛 厦门市公布今秋中学转学办法 六所学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