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骏
本报讯 一些患者认为中药副作用少,西药副作用大,从而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于是,临床中,不少患者常常单纯用中药降压。
黄女士这一段时间用单味中药降压,她认为中药副作用比西药小,可血压最近却上升很快。医生告诉她,她选的中药偏温,而她的体质属于湿热型,服用后火气更大,导致血压上升很快。还有一些中药性冷,不适合虚寒体质的患者服用,因此,中药降压,须辨证进行。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许真真称,高血压病是一种隐匿性强的疾病,高血压病人自觉症状并没有特殊性,常见为头部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失眠,胸部症状如胸闷、心悸、四肢麻木等。中药降压的适应症是什么呢?如果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后仍感不适,比如出现口干、口苦等,还有一些患者没高血压,但有头晕、头痛、心悸等高血压症状,这些情况可以辅助配合中药治疗。
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如肥胖、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选择适当的药物,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低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和诊断高血压最可靠的方法和依据。对老人、有家族患病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测量血压。高危人群应学会自测血压的技术。
中药降血压须辨证进行
相关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