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 健康饮食小常识 > 正文

食物越香越浓重 毒物含量越高?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2012-05-18 09:07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最近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某些国际大牌食品被指致癌物超标,甚至包括婴幼儿食品和早餐麦片食品。这条消息让很多孩子妈妈十分紧张,因为这里所说的致癌物“丙烯酰胺”虽然不属于高毒物质,但它属于人类可能致癌物,人们担心长期大量摄入有可能增加一些癌症如肠癌等的风险,因为它能够和人体的dna成分发生反应。还有一些喝咖啡的朋友感觉不爽,因为咖啡和饼干这些上下午茶和加餐中的常规食品,也都被证实具有相当高的丙烯酰胺含量。

  其实这个丙烯酰胺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它几乎在所有高温烹调的含淀粉食物当中都存在,存在了千万年了。丙烯酰胺这种东西呢,在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化学实验室也常见踪迹。做生物化学实验的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老师还忠告说,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

  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坚信,淀粉类食物高温加热不会有任何不良物质产生,甚至焦糊之后还有利于消化。比如说,人们吃烤糊的馒头片来治疗胃病,吃烤焦的麦芽来治疗消化不良。不过,就在整整十年前,瑞典科学家发现,高温加热的淀粉类食物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且数量还不算太少。

  这个发现相当轰动,在短短的十年中,国际上已经有了几千个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数据,而且大致弄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是哪里来的——它是含蛋白质食品和含淀粉类食品中的某些氨基酸和糖类高温下发生复杂反应的结果,和“美拉德反应”有密切相关。在食品加工之前,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存在;只有在加热之后,才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

毒物是怎么来的?

按研究的结果,丙烯酰胺有几个主要来源途径(对化学了解不多的朋友可以忽略这部分):

  首先是直接从氨基酸生成丙烯酰胺。比如,天门冬酰胺(asn)在受热之后,脱掉一个co2和一个nh3,即可转化为丙烯酰胺。凡是富含天门冬酰胺的食物,都非常容易产生丙烯酰胺。比如土豆、麦类、玉米等都是富含天门冬酰胺的食品。

  第二个途径,是氨基酸和淀粉类食物中的微量小分子糖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只要是含淀粉的食品,一般都会同时含有一些蛋白质,比如所有的主食、所有的薯类、所有的淀粉豆类。不过,各种氨基酸合成丙烯酰胺的“能力”有所不同。其中还是以天门冬酰胺独占鳌头,其次是谷氨酰胺(gln),再次是蛋氨酸(met)和丙氨酸(ala)等。淀粉倒是不产生丙烯酰胺,但淀粉分解产生的糖会产生丙烯酰胺,葡萄糖最有效,后面依次是果糖、乳糖和蔗糖。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