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房产 > 正文

地产大佬“被死亡”背后:地产“马太效应”渐明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12-08-28 15:49 http://www.mnw.cn/

  近日,一篇题为《一个地产大佬的非典型“死亡”》的报道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文中提及南方某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斥资几千万元遣散员工。至此,这家曾经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大佬轰然倒下,倒在很多业内人士所期盼的楼市调控“寒冬”即将远去、“春天”渐行渐近的路上。

  就在很多房企兔死狐悲,业内纷纷猜测这个地产大佬到底是哪家房企时,8月23日,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资)发出官方声明,称房地产业务一直是公司的主业,没有退出的可能。同时也保留对“退市”不实报道的追诉权利。这是广州首家针对“南方房企彻底退出房地产市场”传闻的澄清。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一份来自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中看到,万科、恒大、万达、中海、绿地、保利、龙湖、华润、世茂、富力排在前十,珠江投资并未进入百强名单。

  马太效应:

  强者恒强的房地产行业

  珠江投资发表的声明指出,从1992年至今,房地产业务一直是公司主业,今年珠江投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同时,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仍有良性的增长空间,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有多年的发展基础,没有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可能。

  关于涉足投资金融行业的传闻,声明中明确表示,集团一直致力于多元化,所涉产业包括房地产、教育医疗、产业园区、电力、煤炭、高速公路、金融等,且各个行业发展平衡,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公司将保持这种多元化战略,稳健前行。而对于网传的“大规模裁员”,声明澄清,每个企业都有正常、合理的人才流动,珠江投资也不例外。

  广东省清远市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公司副总裁董兴宝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调控的日益严厉,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在加剧,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房地产行业也像其他行业那样,进入品牌发展的阶段,一些大的品牌商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高,而一些小的开发商可能要转型或消亡,这是正常的产业发展规律。而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是资金实力雄厚,有自己品牌的企业。

  据统计,目前房企拿地热情升温明显。进入下半年,多家品牌房企在土地市场上出手,龙头企业“招保万金”近期也开始变静为动,且力度不小,4家龙头房企7月至今共斩获29幅地块,而整个上半年四大房企仅获得28幅地块。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以“招保万金”等龙头房企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接下来中小房企将遭受到调控政策、市场规律的双重“夹击”。

  业内专家认为,由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宏观面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将向已经完成一定积累以及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土地积累的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房企聚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

  城头变幻:

  房企转向多元细分市场

  《一个地产大佬的非典型“死亡”》发布当天,任志强就表示,这是聪明人干了聪明事。从中不难看出,房企转型多元化已经迫在眉睫。

  而恰在这之前,8月16日,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高调宣布从此要做“包租公”,SOHO中国将结束散售模式,转向“开发—自持”模式,未来将持有办公楼和商业物业约15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约38万平方米、上海约112万平方米,涵盖旗下主要在建项目。对于此次转型,业界也出现了SOHO中国转型是“形势倒逼”的猜测。加上之前的万达从商业地产到旅游、再到文化产业的“三级跳”,这可视为万达集团又一次战略调整,即试图从跑马圈地的粗放模式,朝着一家有明确战略意图的多元化公司转型。万达集团未来的四大业务板块是商业地产,文化产业、旅游投资和零售消费已完成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绿城开始要参与菜篮子工程,万科在良渚文化村开设的村民食堂,金地今年开始发起“云服务”,金都建设“绿色生活幸福家”园区服务体系,各个楼盘的供应商们,似乎正在从单纯的卖房子,向卖服务、卖生活配套迈进。

  正如珠江投资在声明中所说,“集团一直致力于多元化……且各个行业发展平衡,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公司将保持这种多元化战略。”

  对于珠江投资此次自领业界猜测事件,有专业人士认为此方式不当,这可能与房地产企业一直以来粗放式发展形成的粗放式管理有关。但舆情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应该是一种品牌传播手段,因此并无不妥之处。他认为,目前房地产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主动尝试各种转型,这可能会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而若舆情涉及该企业,同时,把此事件放到房地产企业生存艰难的大背景下看,并不是负面问题,因此,站出来直面也未尝不可。

  企业管理咨询研究者王泽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从报道中所披露的支付几千万、高调遣散近千名员工的动作,说明这家公司老板很懂管理,懂得取舍;二是这个老板想大做,要招揽人才,因为真正的人才看的就是这个。

  对此,董宝兴认为,遣散员工是正常的行为,适度高调,有利于顺利解决问题,应予以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继续做房地产,就要向制造、服务业学习,不断地将自己的产品标准化、流程化,不断地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事件折射出江浙、广东企业的共同弊病——赚钱就做,不赚钱就关门。既然要转行金融与产权投资,那么与之相应的房地产业务是需要保留人才与资源的,即使开发业务的特定性促使资金链有问题,也可以组成评估、代理、土地发展以及施工、监理等业务,完善地产产业链。

  殊途同归:

  跨界房企面临生存考验

  尽管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但依然无法阻止一些跨界的企业进军房地产。

  联想、七匹狼、美的、海尔、苏宁、苏泊尔、格兰仕、奥康、娃哈哈、长虹、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京东、皇明……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进军地产业。有人质疑,为何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他们又将会有何结局?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跨界经营房地产开发、或不擅长做房产项目开发的企业,尽早退出或转型将是不错的出路。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教授、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日本当年出问题时,泡沫与实体部分相关性不强:泡沫破了,但工厂还在正常运转,也还赚钱。中国的问题是,泡沫与实体基本是一体的,实体很大程度是依托泡沫链而建立的,所以实体利润与资产升值密切关联。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看2006年到2008年房地产行业一些不务正业的企业就知道了,转型不是由劳动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而是转向房地产业。他认为,这也跟扭曲的房地产市场有关系,根源还是在于土地政策和制度因素。(张艳蕊)

责任编辑:hdwmn_hsy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