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房产 > 正文

房价再次普涨 调控何去何从?

来源:新华网 2012-08-22 15:27 http://www.mnw.cn/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50个大中城市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房价再次普涨、中介机构“热火”重现、房企酝酿涨价“蠢蠢欲动”,7月作为传统楼市淡季却呈现“淡季不淡”。

  在“稳增长”与“控房价”政策措施走向纵深之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房价是否进入了回暖通道?调控政策还有哪些“弹药”储备?

  房价普遍上涨 是“反弹”还是“反转”?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标呈现“双升”: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比6月份翻了一番,环比价格指数走高。房价由“局部上涨”向“普遍上涨”变化的态势明显。

  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保利·中央公园”售楼处,短短1个小时内,就有十几位看房者来咨询,两套房子被出售。而在广西南宁“金源一品”楼盘出现的近千人抢购100套房屋的景象,成为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抢购浪潮的一个缩影。

  二手房同样“人气旺盛”。对比年初时一些中介店面门可罗雀的情景,眼下的情况可谓“冰火两重天”,在一些热门小区,很多看房客需要“拼团”才能轮上看房。一家中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南城四家分店原本每个月约100万元利润,7月份做到了300多万元。

  房价上涨,成交量扩大,是暂时的反弹还是长期趋势的反转?专家表达了不同看法。

  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认为,近期的趋势可以用“强劲反弹”来形容。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样的推升不仅与刚需释放有关,还跟居民保值增值的需求有关。楼市“虚火”短期内还有上扬。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单从7月份数据环比止跌说反弹并不严谨。事实上,这轮小幅上涨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结果。未来房价走势“不是‘过热’,而是‘回稳’”。

  “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但先涨再小幅回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昇说,由于此前楼市价格经历了一轮深度回调,前期开发商价格压得比较低。但随着几个月来刚需释放,后续接盘量可能会回稳,未来几个月不排除环比再下跌的可能性。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则态度明确,房价并未反转,也不存在“报复性”反弹的基础。主要由于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不动摇。“但政府也需要密切跟踪市场,预防类似苗头。”

  “地根”“银根”“预期”三大涨价因素推高房价

  楼市调控未曾放松,政策口子并未松动,为何7月份的房价依旧上涨?

  地方增收乏力,“地根”放松冲动增加。暗自放松限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普通住宅标准调整、发放购房补贴……201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有33个城市以不同方式“微调”楼市政策,“财政焦虑”再次凸显。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地方政府放松调控以活跃房地产市场的意愿增强,一些地方屡屡微调试探调控底线,房价调控受到挑战。

  一些地方的地王“重出江湖”。在7月30日举行的北京土地拍卖中,和裕地产以37875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捧得一商业金融地块,成交价位居北京历史上同类地块的第二位。而在6月,恒大地产以13.22亿元购得广州珠江新城地块,溢价率高达170%,引发市场一片哗然。

  中原市场研究中心数据说明了土地市场的这一变化,7月份全国13个主要城市扭转了上半年的土地市场颓势,土地出让金上涨6%。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7月北京共成交16宗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共93.61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土地收入新高。

  “财政收入减少,土地财政饥渴,不排除一些开发商去年以来,或者在更早之前,以低价拿地,高价出售,抬高房价的可能性。”陈昇说。

  “银根”放松,房企涨价动力加大。随着“稳增长”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特别是两次降息之后市场流动性有所宽裕,一度经历“寒冬”的房企日子好过起来。业内人士称,地产企业资金负债率一般平均是在70%,现在整体在下滑。上市房企已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负债、现金流都在好转。

  房价预期变动,购房者“加紧”购入。365地产家居网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计划在半年内出手买房。购房者的“消化力”从一组数据便可窥见一斑:7月份多数城市楼市库存大幅减少。其中南京去库存化最快,单月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下降49.3万平方米。北京、苏州、青岛的库存降幅都超过了10万平方米。

  “楼市库存的下降为房企‘减负增效’,反过头来又会增加开发商涨价的冲动。”陈昇说。

  “楼市调控其实是政府、房产商和购房者之间的‘信心博弈’。”复旦大学公共传媒博士徐健认为,购房者更应该相信政府调控房价的能力和手段。

  调控基调不变 “问责”会否成为“杀手锏”?

  随着房价上涨压力加大,地产政策调控已经到了关键之时。“问责”将可能在这一轮调控中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和问责,限购可能会流于形式、一些初衷很好的政策也可能扭曲变形。”一些购房者认为,部分城市政府对楼市调控“只见表态,不见效果”“只见口头批评,鲜有问责落实”是造成房价“屡调屡涨”的重要推手。

  问责不能仅仅停留于“隔空喊话”。专家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对开发商进行“喊话”是有必要的,“但是若本轮调控的年度目标没有完成,该问责就当问责。”朱中一说。主管部门应当强化监察职能,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用变相手段弱化调控政策,要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控制目标未达到和保障房建设滞后的城市实行问责和整改。

  多位专家表示,调控“组合拳”涉及多个部门、各级政府,经过此次督查之后,希望能强化执行、监管和问责力度,形成部门合力,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此外,专家普遍认为,“有保有压”的差异化政策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

  财税政策仍有较大操作空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房产税扩容肯定是大方向。同时也要尽量把握好方案的可行性,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得失,在其他城市跟进时进行方案优化。

  优化供给结构仍是长期方向。“目前‘市场轨’和‘保障轨’双轨统筹的机制比较明显。”贾康说,“最大化保障房托底的作用,更有效地将有限资源配置给需求方,抑制商品房泡沫。”

  专家认为,针对当前房价上涨压力,政策储备很必要,但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储备政策的副作用,避免误伤和扭曲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开发商也最好“洁身自好”,避免招致一轮更严厉的调控。

  这样一来,制度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记者采访时专家表达最多的看法。朱中一认为,房地产制度建设,政府要给公众一个清晰的政策思路,只有对未来的政策方向有了明确稳定的预期,企业才能放心投资,百姓才能理性消费,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hdwmn_hsy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