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生让一个节目火了,一个节目让唐诗宋词火了。在这追逐热闹和流行的浮华背景中,40岁的河北乡村妇女白茹云传递了一份超越诗词本身、让人肃然起敬的安静能量。她让我们热泪盈眶的,不是她读的诗,不是泥土上的文艺追求,不是她的悲情和苦难,而是她咬紧牙关的灵魂,咬牙活着的坚韧。谈起自己的重病和艰难治病经历,她淡定乐观;说到弟弟的重病时,她却哭了。她的诗词素养,是在给重病弟弟读诗时、自己一个人在医院里打发孤独缓解病痛时积累的。
网友的这些留言是发自肺腑的感动,有的说,热爱生活的样子真的很美;有的说,诗和田野你都有,真正活出诗意的女子;有的说,这个一定要转,转给那些轻松筹款轻松敛财的人看,转给那些觉得老天就是亏待我的人看,这样活下去,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诗意;有的说,最敬佩这种生活艰辛但仍有诗和远方的人。
我并不喜欢人们用诗意去美化她的苦难,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苦难就是苦难,一点儿诗意都没有。“诠释了真正的诗意”“把日子过成诗”这种评价,纯粹是文艺小清新的无病呻吟,是他者千里之外站在云端的诗化逻辑和鸡汤思维。诗是诗,苦难是苦难,白茹云用沙哑的声音吟诵诗句,并没有遮蔽她经历的苦难,只是她咬紧牙关活下去、让自己多点儿精神支撑的一种方式。在她的生命中,诗并无其他,只是如你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她从容地读诗,走上电视的舞台,只是为了让自己跟平常人的生活一样,不想别人以“看一个身患重病的人”那样不正常的眼光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