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贫困新生入学后无需专门填写资助表格,学校便可分析出他们是否需要资助,并智能匹配可提供的资助种类。电子科技大学开学前夕,已经利用大数据系统为1400余名贫困新生进行“数据画像”,并分别量身定制出个性化的资助方案。
今年新学期开学,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新生获取电子录取通知书时,即可访问学校资助中心的“智助系统”,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在线照片上传等环节。通过智助系统,学校提前便可以采集到约40类新生数据,包括学号、专业、宿舍、生源地、高考成绩、是否单亲、是否残疾、是否五保户、是否办理生源地贷款等。
“在获取数据后,系统会运用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生源地经济情况、家庭组成情况,并对他们的贫困状态进行提前评估。”电子科技大学学工部部长于乐说,系统将针对每位新生的“数据画像”,生成相应的贫困指数,从而匹配对应的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和不困难等贫困等级。
在对贫困状态进行精准评估后,系统还可以全面刻画贫困新生的群体画像,从而形成贫困学生特征集,将贫困学生划分为低保家庭、贫困地区、家庭负债、意外事故、单亲家庭等10大类。
“接下来就是智能匹配。由于不同的贫困学生有不同的贫困原因,所需也不尽相同。系统会根据新生的困难程度、应急程度等划分资助优先级,并根据其贫困状态智能匹配个性化的资助方案。”于乐说。
陈星(化名)是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一名2017级新生,在来学校报到前,他就收到了学校的新生路费、生活补助资助。原来家住山西省忻州市偏远山区的陈星,靠父母微薄的务农收入,还要供养患有脑血栓的爷爷,靠着政府的低保收入度日,系统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便智能生成了相匹配的资助方案,其中就包括路费补助这一项。
于乐说,学校在资助方面共有143项资助项目,包括保障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两大类。此次新生报到大数据智能匹配的资助方案主要以保障性资助为主。
“保障性资助涵盖助学金、助学贷款、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97项,这是给予学生的基础物质性保障,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业不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他说,针对偏远山区的学生,系统进行特征识别后,智能推送给他们新生路费和生活补助的资助方案;针对需要助学贷款的新生,学校也会提前推送信息提示所需材料、办理流程等,并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