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拒收红包 让孩子在公平环境中成长
老师收礼早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能用晒出来表达都拒绝的学校并不多。
记者联系到该幼儿园园长张晓磊,他说,就像端午节有家长给老师通过各种方式送礼物,有的是实物,有的是微信转红包。家长送礼的想法,一方面是表达感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家的孩子,但是这样就会对其他孩子不公平。我们希望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希望孩子能在公平的环境中长大。但是时间久了反倒觉得心安,家长觉得这种制度反倒会让孩子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了。
调查:超4成家长都有给老师送礼的经历
记者调查了百名家长,其中超4成的家长表示都有过给老师送礼的经历。送礼的家长中,多数家长表示是对老师的感谢,一部分是“随大流”,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老师能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能给一些机会展示。
调查发现,送礼的家长多数集中在低龄孩子身上。担心孩子不适应,让老师多照顾。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家长送礼的次数和频率也在降低。
记者调查发现,超4成的家长都有送礼的经历,超6成的家长都有想送礼的想法。因为,家长们担心,如果不送礼,老师会不会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为此甚至还闹出家庭矛盾甚至产生心结。
老师咋想?是对老师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其实,家长的谢意有时候对老师也是一种负担。”据一位新入行的老师说,在新学期开学,一位家长就送了一张购物卡,由于当时怎么也没拒绝得了,收下后的心一直惴惴不安。
“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我当然知道家长送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关照他家的孩子。”该老师说,其实,教学当中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不会有偏向,更不会有意的去关照哪个孩子,但拿了家长的好处又不会特殊照顾,所以心里特别不舒服。
该老师说,后来,找了一个机会,用同等价值的物品通过孩子又还给了家长,心里踏实了,觉得腰板也硬气了。
通过辗转,记者联系到一位置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李老师,她坦言,收过家长的礼物,也参加过家长请老师吃饭的饭局。但是感受并不好。因为平时根本没有沟通,大家都也都心知肚明吃饭的目的,所以感觉这种场合特别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