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现实
在幼儿园吃喝拉撒都需照顾
三岁是孩子上幼儿园的年纪,笑笑也该上幼儿园了。刘女士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送去特殊学校,而是送到了沙坪坝小学幼儿园,希望他能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交流,融入集体。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笑笑的病情,导致了他在幼儿园不交流,对于老师教的内容,他完全没有反应,因为他不无法理解。笑笑没有行为自理能力,吃饭需要老师喂,上厕所不会蹲下去,不会穿衣裤。中午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都钻进自己的小被子里睡午觉,可笑笑不睡午觉,一到中午就闹腾。
老师以前也没有接触过笑笑这样的孩子,刘女士耐心和老师沟通后,老师非常配合。于是在幼儿园里,笑笑成为了一个备受老师照顾的孩子,吃饭有人喂,上厕所有人跟,午睡的时候专门安排一个老师带着他在教室里玩耍……
“我真的非常感谢沙幼(沙坪坝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他们用耐心和爱心包容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那段时间没有受到欺负和歧视。”刘女士说。
对于刘女士来说,那也是一段煎熬的日子,白天她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笑笑。笑笑每天晚上睡到半夜,都要起来玩耍两个小时再睡觉,刘女士只好陪着他玩耍。除了上幼儿园,还要带儿子去干预机构做训练,加上白天要上班,晚上不能好好休息,让刘女士感觉身体吃不消。“陪伴孩子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不可能重来。”百般权衡之下,在笑笑五岁那年,刘女士决定辞职回家,全心全意陪伴儿子。
陪读妈妈
每天和儿子一起上小学
在沙坪坝小学里,只要是上课时间,每天都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在学校里,风雨无阻、风雪不改,这个身影就是刘女士。
念完幼儿园,笑笑该念小学了,为了让孩子跟上学校进度,刘女士成为了这个学校特殊的“学生”,她每天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笑笑对人是没有兴趣的,他只对物有兴趣,所以他在学校很难和别人交流。”刘女士说,有一次笑笑的鞋带掉了,他想请班主任李老师帮助系鞋带,可是他不会表达,就是把鞋带松了的那只脚伸到李老师面前,什么话也不说。笑笑这一出可让李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老师一时不知他到底要干什么,观察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笑笑的鞋带松了,于是她赶紧给他系上鞋带。
“我去学校主要是为了协助老师解决无法解决的事情,为笑笑融进校园生活做各种工作。”刘女士说。她每天在学校,主要是协助老师做好融合工作。对学校生活了解得越深,刘女士就越知道该怎么配合学校教育和训练笑笑,这对笑笑能融入校园生活起决定性作用。
此外,刘女士还要去了解老师教学的内容,了解孩子每天在学校应该做哪些事,每个年龄段该达到哪个程度,回家之后再根据了解的对孩子进行反复训练。孩子在教室里上课,妈妈就在教室外听课,回到家妈妈再为儿子一一讲解重点,让儿子训练课后习题。“一遍不对,再做第二遍、第三遍……再转为同一类型的习题反复练习。”刘女士说,有时遇到她也不明白的知识点,她便课下找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学校有跳绳课,笑笑总是跳不好,达不到要求。刘女士便到体育老师那里详细了解情况,请教老师教跳绳的教学方法,回家后拉着笑笑的手反复指导。别的孩子可能只花两三天就学会的跳绳,笑笑花了好几个月,才最终学会了跳绳,并且达标了。
由于笑笑的理解能力有限,刘女士在孩子成绩上没有过多要求,但是多年的努力还是有了回报。在五年级上期的基础知识测查中,笑笑竟然取得了98.5分的好成绩,这对于一个不会交流不会写句子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奇迹。
为了训练儿子独立性,在五年级时,刘女士开始让笑笑放学后独自乘公交车,坐六站路后回家。一开始,刘女士每天都跟在笑笑的后面,悄悄地和他上同一辆公交车,而笑笑一心想着怎么回到家,不关心外界发生的事,根本不知道妈妈一直跟着自己。整整跟踪了一个多月,刘女士才放下了心。从此,每天两母子依然一起上学,但会阿基